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2年湖北省选调生考试《申论》题(网友回忆版)

分类:申论/湖北    来源:fenbi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不得在答题卡上贴附任何其他纸张。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才可以开始答题。

5.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7.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5229569)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和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着中国粮。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法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材料2(4559169)

当前,湖北仍处于宏观政策加持窗口期,疫后恢复成势见效期、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期、区域实力整体提升期,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2021年全省上下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在省委坚强领导下,主动作为、砥砺奋进,交出了一份感恩奋进、浴火重生、全年精彩的英雄答卷,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大台阶,排名重回全国第7位,经济发展重回主赛道。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放眼湖北全省,荆楚各地齐心协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37个脱贫县全部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17.67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农产品稳产保供主动仗和农业产业强省建设攻坚战成效显著,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0家,“三品一标”公共品牌402个,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500亿斤以上。3地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2万公里,330个“擦亮小城镇”示范型乡镇有序推进,11400个示范村、整治村面貌持续改善,美丽村庄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家园。建成县域医共体130个,配备大学生村医4777人,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人均提高30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湖北样板”更加精彩。

但是,湖北经济总体仍处于“复元气、补损失”阶段,必须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湖北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三农”主动助力全局主动,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

铺展“开局之卷”,“湖北速度”在刷新、“湖北质效”在提升、“湖北动能”在涌动、“湖北活力”在澎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湖北在新的一年也必将交出“全域出彩”“再续精彩”的优异答卷。

材料3(7618130)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湖北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委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表示,湖北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湖北应该要有更多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今年,湖北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029万亩、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同时强化科技支撑,继续开展院士领衔的“515”行动,将农业关键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两年前,我向总书记承诺,回村后一定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做好。”武汉市新洲区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代表说,牢记总书记嘱托,他同乡亲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时总书记问我,村里有哪些产业?人均收入多少?我回答说,有千亩早熟桃基地,千亩油茶基地,人均年收入18000多元。总书记点了点头。”张文喜说。如今,村中千亩早熟桃丰收,加上小麦基地、油菜基地收成也不错,老百姓荷包更鼓了,集体经济壮大了,乡村产业更兴旺了。

“总书记关心询问之细致,让我无比感动!”罗杰说,非常细节的问题,可以看出总书记对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当天,罗杰记了满满两页笔记,他还写下这样一段话: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至高位置。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要把“生命至上”落实到每一次救治生命过程中。“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就是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最重要的坚持。”罗杰说。两年来,湖北全力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高质量打造“湖北样板”。平战结合医院建起来了,基层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进村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来了,家门口的三甲医院建起来了……

枣阳是全省47个粮食主产县之一,粮食产量稳居全省前三名。“习近平总书记这么关心粮食生产,国家的政策好,我们种粮的劲头更足了!”枣阳市吴店镇肖湾村种粮大户陈新平笑逐颜开,自己流转247亩土地,上季种小麦,下季种水稻。他累计投入30多万元,购置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电动喷雾器等一批机械设备,种地省力又省时。

材料4(4722048)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湖北在2021年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脱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

“这几年村里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路子真是走对了,2020年疫情那么严重,我这一项都有5万元收入,去年收入也不差。”地处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库区村村民肖建军说。

2021年,作为全省曾经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英山县围绕茶叶、现代医药、蔬菜三大产业链聚力发展。目前,英山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的3.06万脱贫户、9.52万脱贫人口实现产业全覆盖。

伴随着产业发展,湖北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902元,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

湖北建立省领导任链长的工作机制,以“链长制”聚力发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等十大重点产业链。省市县上下联动,政企银密切协同,产学研一体推进,形成了强大的发展气场。秭归脐橙、潜江小龙虾、洪湖藕带等湖北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蒸蒸日上,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

“冬菇2号,36.8元包邮……”摆上香菇,面对镜头,干农活出身的韩文军化身主播,介绍起郧阳香菇,毫不怯场。“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线上营业额有10万元左右,利润1万多元。”

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湖北省唯一一个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018年以来,当地18个乡镇4152户14982人陆续搬来。除了发展了1000余亩的香菇产业基地,社区还盘活社区厂房、车间和办公用房,“零租金”引进翻袜、玩具、农产品加工等“灵活务工”扶贫作坊,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湖北搭建起四级劳务协作机制,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推广使用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实现脱贫人口劳务输出精准对接。2021年,湖北与兄弟省份130个市县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377个,脱贫人口跨省务工92万人;省市县新签订劳务协议338个,省内县外务工49.1万人。通过艰苦努力,湖北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中有增。

“家中两个老人年岁渐高,一个女儿有精神疾病,是边缘易致贫户……”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凤凰潭村69岁的索奶奶一度愁眉不展。村干部排查得知后,立即核实上报,及时将老人一家纳入了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多亏政策好,让家里稳住了。”索奶奶说,去年纳入动态监测后,享受了低保、慢性病报销等帮扶政策。

去年,湖北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开展全员普查防返贫、脱贫攻坚成效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重点监测对象,处置苗头、倾向性问题。

数据“报警”也是防返贫的一道“堤坝”。打开团风县开发的县级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人均纯收入、劳动力、因灾、因意外等监测指标一目了然。经数据对比分析后,一旦发现有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系统会实时触发预警响应,帮助干部及时研判、及早走访、及时帮扶。

湖北还依托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困难群众及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为189.3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筑起防止返贫的“铜墙铁壁”。统计显示,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6.57亿元,比2020年多出近6亿元。1.77万名第一书记、1.2万支驻村工作队、4.26万名驻村干部,奔走助力乡村振兴。

材料5(6717192)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是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A县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计问策于民,组织有关部门在幸福村召开“垸子会”,听取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以下是群众代表的发言:

群众A:总书记说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都是种粮的,那我们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呗,希望国家多给奖励和补贴,好的话,我也办一个家庭农场,这样一来农业就是一个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就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那我们“泥饭碗”可就变成“金饭碗”了。

群众B:前年我家在政府的帮助下脱了贫,儿子也娶上媳妇了,但是,今年我老婆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钱,家里日子一下子又紧巴了,还有我们湾子的郭五,他家上有卧床的老人,下有智力不怎么好的孩子,家庭困难又不能出去打工,对我们这些人,国家还有没有扶持?上面能不能给我们安排护林员之类的事情做一做?

群众C:我想问一下,是种粮划算还是种菜划算?我们是应该种粮还是应该种菜,希望有人能指导我们,还有,我们这个地方种的红萝卜好看、便宜又好吃,但卖不出,政府能不能替我们想个办法,把红萝卜卖掉。

群众D:近几年在外打工,攒了一点钱,现在想回村做点事,但这些年没种地了,对现在种田的技术比较陌生,希望上面能派科技员来教教我们,再就是支援点农机什么的,或是少收点费搞个服务,另外,我还有个初步打算,我们村河边有个滩涂地,过去是放牛场,现在耕地用机器不用牛了,我想把那块地包下来种粮种菜,发展多种经营,不知道政府能不能给点支持政策?

群众E:我们村的水渠用了几十年,已经严重老化,期间修修补补地搞了几次,但没解决根本问题,现在没人管,好几个地方都缺了、塌了,这要是集中用水可怎么办?希望能有人管管,大修一下。

群众F:我们村的香菇全省有名,但现在好多地方都假冒我们村的香菇在市场上卖,有的还在网上卖,败坏了我们村香菇的名声,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管一下?听说很多村的电商搞得很不错,希望上面派人来,也帮我们把电商搞起来。

群众G:我们村这几年总体搞得还可以,但乱倒垃圾,邻里纠纷的事情还有一些,希望能搞得更好更和谐,再就是最近几年,村里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有冒头现象,出现了攀比,希望能有好办法制止一下。

群众H:我们村的李书记、张主任这些年兢兢业业地工作,群众也支持,但他们毕竟年纪都大了,有些跟不上形势,希望培养有能力的年轻人做“领头羊”,另外,到我们村驻队的那个小伙子李斌很不错,为我们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希望上面能奖励一下他,也希望他在我们村里能多干几年,听说有些地方的农村建得比城里还漂亮,城里人都往乡下跑,希望有人带我们出去开开眼界,学学经验,把我们村建设成美丽乡村。

三、作答要求

请结合以上给定资料,联系湖北实际,谈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理解。(25分)

要求:

(1)观点全面、准确;

(2)语言简练,契合文意;

(3)字数不超过300字。

请结合以上给定资料,按照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分类标准,提纲挈领,分类整理资料5中群众代表发言主题。(30分)

要求:

(1)观点全面、准确;

(2)语言简练,契合文意;

(3)字数不超过300字。

结合给定资料和基层实际,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时政题目写一篇策论文。(45分)

要求:

(1)思想明确,对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见解深刻,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