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2年6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中小学-上午场)考试题(精选)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山西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3小题,每小题1分,共43分。
1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保障学生每天(  )体育活动时间。

A、校外两小时
B、校内外各半小时
C、校内半小时,校外1小时
D、校内、校外各1小时
2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师生关系是(  )。

A、单向授受
B、工作协助
C、合作伙伴
D、合作竞争
3

在教学改革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  )。

A、教学方式转变
B、学习方式转变
C、课程内容革新
D、教学理念革新
4

“揠苗助长”的故事启示我们,教育要遵循人身心发展的(  )。

A、个别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整体性
5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被尊称为“慈爱的儿童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6

从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上看,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了教育的(  )。

A、社会发展功能
B、个体发展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7

某教师管理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在课堂上只追求把课讲完,不会过多地考虑教学效果如何,且如果课堂中出现问题,只要不影响教学就不会去解决。由此可知,该教师的课堂管理类型偏向于(  )。

A、放任型
B、独断型
C、民主型
D、情感型
8

班级管理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就班级管理的(  )而提出的要求。

A、针对性
B、及时性
C、不可预测性
D、对象的特殊性
9

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教师由“意义建构的协助者”向“信息的传播者”转变
B、使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向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转变
C、使教师由考试结果的反馈者向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转变
D、使教师由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确定者”向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的“预定者”转变
10

(  )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

A、教育行动研究法
B、教育实验研究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11

学生大合唱时教师容易注意到不张嘴的人。这体现了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  )。

A、刺激物的新异性
B、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12

古人通过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的(  )。

A、片面性
B、历史性
C、间接性
D、概括性
13

小雪的绘画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很开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心情愉悦。小雪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
14

小宇能够通过实验得出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而与是否接入电路以及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由此可知,小宇的认知发展处于(  )。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5

学生对“哲学”“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等概念的记忆属于(  )。

A、动作记忆
B、形象记忆
C、逻辑记忆
D、情绪记忆
16

李老师看见学生小红将跌倒的陌生老人扶起,顿感欣慰。李老师所产生的情感属于(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心境
17

小方情绪的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的外部表现。针对小方的气质类型,教师最适合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方式,培养其坚持的精神以及使其克服鲁莽的缺点?(  )

A、耐心教育
B、直截了当
C、委婉暗示
D、定期提醒
18

小明做事情缺乏主见,没有信心,很容易受别人左右,常常会随便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这说明小明意志的(  )较差。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D、自制性
19

小朱看待问题很悲观,就算是大家都觉得很开心的事情,她也容易看到其中的负面信息。小朱的人格特征属于(  )。

A、A型人格
B、B型人格
C、C型人格
D、D型人格
20

皮亚杰提出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  )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成熟
B、练习与习得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化
21

某儿童认为:“与自己一起玩、和自己住在一起的人就是朋友。”该儿童处于友谊发展的(  )。

A、不稳定阶段
B、单向帮助关系阶段
C、双向帮助关系阶段
D、成熟阶段
22

在心理测验中,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等方面的测验均属于(  )。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兴趣测验
23

某学生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且对自我形象、能力、信念、性格等方面有所感知,他想当外交官,但是又觉得自己非常内向。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学生面临的是(  )的冲突。

A、主动感对内疚感
B、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
2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是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心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内化
25

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从现实问题出发,联系到抽象问题,再从抽象问题回到现实问题。该学生的认知风格偏向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整体性
D、系列性
26

某学生在上数学课时,不知不觉地走神了,想起了昨天晚上观看的游戏直播。这体现了注意的(  )。

A、分散
B、起伏
C、转移
D、分配
27

规范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做人”的学习,它与让学生“做事”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迥然不同。它的本质特征是(  )。

A、情感性
B、约束性
C、强制性
D、延迟性
28

(  )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操作能力
D、认知能力
29

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儿童无需系统地学习语词和语法规则,不知不觉地就会说母语属于(  )。

A、观察学习
B、机械学习
C、外显学习
D、内隐学习
30

学生先学习洋流的概念,再学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概念,从而对洋流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类知识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同位学习
31

学生陈某去教室自习,当他走到门口时,听到同学们在里面大声说话,嬉戏打闹,于是就掉头回寝室进行学习。这属于(  )。

A、消退
B、顿悟
C、逃避条件作用
D、回避条件作用
32

根据知识的功能分类,“苏格兰是英国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  )。

A、理性知识
B、感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33

语文课上学习了与春天有关的文章后,教师让各学习小组围绕春天去画春天、唱春天、颂春天,找与春天相关的各种数据,观察与春天相关的各种事物等,最后写成活动总结。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合作学习。

A、问题式
B、学科式
C、论文式
D、表演式
34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  )的任务中,教师可以使学生紧张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A、中等
B、较容易
C、较难
D、无法确定难度
35

为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而努力学习生物知识,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外部学习动机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36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这体现了布鲁纳提出的哪一教学原则?(  )

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
C、强化原则
D、程序原则
37

外循环动作技能受客观外界环境的控制,不能仅依靠肌肉的反馈动作加以矫正。下列属于外循环动作技能的是(  )。

A、在黑板上徒手快速划圈
B、踢足球
C、射箭
D、打鸡蛋
38

吴老师认为教师这份工作又苦又累,还得不到学生家长的尊重,动了辞职的念头。这反映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哪一特征?(  )

A、情绪耗竭
B、去人性化
C、挫折感
D、个人成就感降低
39

当遇到难题冥思苦想仍找不到解决办法时,不妨静下来,望向窗外放松一下,或者听听音乐、喝点茶、散散步,抛开棘手的问题去做另一件事,反而会在不经意间找到苦苦求解的答案。这体现了影响问题解决的哪一因素?(  )

A、酝酿效应
B、反应定势
C、功能固着
D、问题的刺激特点
40

教师公正的首要特点是(  )。

A、平等性
B、教育性
C、发展性
D、慈爱性
41

教师宛如一本“立体教科书”。这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  )。

A、示范性
B、深远性
C、时代性
D、自觉性
42

(  )是教师道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使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得以贯彻并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保证。

A、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B、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C、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D、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43

张老师因曾与其所在学校校长就给学生晚自习补课一事发生争执,被校长阻止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该校长的做法(  )。

A、正确,校长有权对聘任教师实施处分
B、正确,校长有义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C、错误,侵犯了张老师的科学研究权
D、错误,侵犯了张老师的进修培训权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5分,共5.5分。
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各校要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落实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要求。(  )

45

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

46

教育要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得到整合、优化。(  )

47

双轨制的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

48

分组教学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49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

50

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只要用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51

情绪二因素理论认为,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部分是外界环境。(  )

52

马斯洛认为,需求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就越强,潜力就越大。随着需求层次的上升,需求的力量会相应减弱。(  )

53

教师的道德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