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0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小学音乐》考试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安徽    来源:fenbi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题,每小题1.15分,共57.5分。
1

在18世纪末,德国著名诗人、美学家(  )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克莱夫贝尔
D、弗里德里希·席勒
2

下列哪种形式不属于学生互评的方法?(  )

A、音乐成长记录
B、音乐才艺展示
C、音乐创意展示
D、分组演唱演奏
3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  )的学习与形成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种需要通过大量有序的学习来巩固技巧的能力。

A、音乐知识
B、音乐技能
C、音乐基础
D、音乐审美
4

从学生个人发展的“纵向”角度来看,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

A、美育目标
B、个人发展性目标
C、音乐学习目标
D、社会发展性目标
5

律动教学法属于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哪种教学方法?(  )

A、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B、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C、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D、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6

(  )是音乐“实施课程”必须遵循的准则。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遵循教学规律与要求而制定的基本准则。

A、音乐教学原则
B、音乐实施原则
C、音乐任务原则
D、音乐基本原则
7

下列哪项符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A、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B、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C、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D、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8

音乐是听觉艺术,这一特征使得(  )成为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A、音乐学习
B、歌曲教学
C、感受与体验音乐
D、感受与理解音乐
9

学生运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逐步增强,对音乐的所有变化都有兴趣,这一阶段属于(  )。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中学生
10

“(  )”是中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创造的目的。

A、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B、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C、开展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D、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11

《卡门序曲》为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其曲作者的国籍是(  )。

A、德国
B、法国
C、加拿大
D、日本
12

下列属于日本民谣的是(  )。

A、《拉网小调》
B、《桔梗谣》
C、《小杜鹃》
D、《伏尔加船夫曲》
13

瓦格纳是(  )主义音乐作曲家,他顽强地制定并实施了自己的目标与计划,改革歌剧、倡导乐剧,从而奠定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A、古典
B、印象
C、浪漫
D、现代
14

通奏低音是(  )时期音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A、巴洛克
B、文艺复兴
C、浪漫主义
D、古典主义
15

下列关于古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希腊的诗歌脱离了音乐
B、古希腊的音乐脱离了生活
C、音乐形式主要以器乐为主
D、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生活
16

(  )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业余童声合唱团的歌曲,该曲收录于1974年发行的专辑《闪闪的红星》中。

A、《红旗飘飘》
B、《星星点灯》
C、《五星红旗》
D、《红星歌》
17

下列哪首民间歌曲是维吾尔族的民歌?(  )

A、《东方红》
B、《掀起你的盖头来》
C、《兰花花》
D、《十送红军》
18

此旋律是以下哪个曲目的片段?(  )

A、《圣托里尼》
B、《照亮你的路》
C、《欢乐颂》
D、《羊肠小道》
19

唐代专用于传习、管理宫廷所用俗乐的机构是(  )。

A、大乐署
B、鼓吹署
C、教坊
D、梨园
20

《绣红旗》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歌剧(  )中,被大家广为传唱。

A、《红色娘子军》
B、《奇袭白虎团》
C、《白毛女》
D、《江姐》
21

从音程中两音的度数看,八度之内的音程叫做(  )。

A、和弦
B、双音程
C、单音程
D、复音程
22

王莘的《歌唱祖国》是一首(  )拍的歌曲。

A、6/8
B、2/4
C、3/8
D、2/2
23

《飞逝的雄鹰》是一首赞美秘鲁民族英雄的(  )独奏曲。

A、木笛
B、短笛
C、竹笛
D、竖笛
24

德彪西是印象派创始人,其奠基之作是(  )。

A、《加州旅店》
B、《孤独的牧羊人》
C、《牧神午后》
D、《老鹰之歌》
25

17世纪诞生于(  )的清唱剧是一种宗教性的大型声乐体裁。

A、奥地利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26

一般谱号在曲谱中指写在五线谱最(  )的记号。

A、右端
B、左端
C、中端
D、后端
27

京胡又称(  ),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在18世纪时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而形成。

A、二胡
B、板胡
C、胡琴
D、高胡
28

如图所示,该音程表示的是(  )。

A、大七度
B、小七度
C、大六度
D、减七度
29

在音乐术语中,“sf”表示的意思是(  )。

A、强
B、很强
C、中弱
D、突强
30

此旋律选自以下哪首曲目?(  )

A、《欢欣的日子》
B、《乡间的小路》
C、《田野静悄悄》
D、《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31

下列属于四拍子的强弱规律的是(  )。

A、强、弱、强、弱
B、弱、强、强、次强
C、强、弱、弱、次强
D、强、弱、次强、弱
32

长笛的音色明亮,它属于(  )类乐器。

A、铜管
B、拉弦
C、打击
D、木管
33

下列属于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的舞剧是(  )。

A、《月夜》
B、《云南映像》
C、《丝路花雨》
D、《沂蒙颂》
3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刘天华的代表作品的是(  )。

A、《赛马》
B、《良宵》
C、《闲居吟》
D、《空山鸟语》
35

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一种在中国农村流传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  )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A、管弦乐器
B、拉弦乐器
C、色彩乐器
D、打击乐器
36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  )少儿歌曲。

A、布依族
B、蒙古族
C、傣族
D、苗族
37

(  )是何占豪、陈钢于1958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该曲取材于民间传说。

A、《王昭君》
B、《孟姜女哭长城》
C、《思乡曲》
D、《梁祝》
38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是(  )。

A、罗大佑
B、曹火星
C、赵元任
D、严凤英
39

(  )是音高关系的最小单位。

A、全音
B、升记号
C、半音
D、降记号
40

(  )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

A、昆曲
B、梵剧
C、楚剧
D、木偶剧
41

(  )是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演唱解释《圣经》的复调合唱歌曲。

A、经文歌
B、弥撒曲
C、众赞歌
D、无词歌
42

《云门》相传为(  )时期的传统乐舞。

A、黄帝
B、禹
C、尧
D、商
43

雅乐是(  )宫廷音乐的一种,后历代沿袭使用。

A、宋代
B、唐代
C、明代
D、周代
44

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称之为(  )。

A、和弦
B、小调
C、音程
D、和声
45

下列不属于作曲家徐沛东的作品是(  )。

A、《辣妹子》
B、《乡音乡情》
C、《大海啊,故乡》
D、《爱我中华》
46

将音程的根音与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的(  )。

A、变化
B、移动
C、转位
D、扩大
47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贾湖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批最早的乐器是(  )。

A、古琴
B、埙
C、编钟
D、骨笛
48

《百鸟引》是一首(  )独奏曲,该作品生动地展现了百鸟争鸣的丰富意境。

A、古琴
B、笛子
C、琵琶
D、唢呐
49

(  )是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乐套曲形式。

A、玛祖卡
B、序曲
C、奏鸣曲
D、交响曲
50

下列速度术语中,代表“小柔板”的是(  )。

A、Andante
B、Andantino
C、Allegretto
D、Adagietto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0.58分,共14.5分。
51

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素养、综合五个方面。(  )

52

7~9岁的儿童对音乐审美态度处在“写实阶段”。(  )

53

小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其中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延续。(  )

54

舞曲《鳟鱼》具有轻松活泼的音乐风格和干净利落的节奏,形象地描绘出了鳟鱼在湖畔嬉游的情景。(  )

55

根音到三音是大三度音程、三音到五音是小三度音程、五音到七音是大三度音程,这样的和弦称为小七和弦。(  )

56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  )

57

《音乐瞬间》是舒伯特首创的一首钢琴小曲,其特点短小、精悍。(  )

58

佩蒂帕是法国抒情悲剧的奠基人,还率先将芭蕾场面运用在歌剧中。(  )

59

旦角是中国戏曲角色行当的一种,其中“秦香莲”在戏曲角色中的女性形象是花旦。(  )

60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的第一幕第一场是《奥尔伽的叙咏调》。(  )

61

《雨打芭蕉》是一首江南丝竹的代表曲目,描绘了初夏时节和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  )

62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  )

63

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宗教音乐也出现了新形式的圣咏合唱——牧歌。(  )

64

极完全协和音程的音响效果是空泛、单调的。(  )

65

《抗敌歌》表达了在国土不断沦丧的情况下,青年学生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情和担负起天下兴亡重任的决心。(  )

66

《走绛州》原是一首汉族民歌,主要流传于山西和陕北地区,歌曲通过重复和加衬的手法,使民歌所表现的情绪更为活跃。(  )

67

越剧又称“梆子”,主要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  )

68

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般采用十字步表演。(  )

69

曼陀林源自于马来西亚,传统曼陀林的琴身形状,更像是剖开的水梨。(  )

70

《送别》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填词改编的歌曲。(  )

71

小调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  )

72

《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意大利民谣歌曲。(  )

73

《大峡谷组曲》描绘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壮丽景观。(  )

74

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约19世纪风靡于整个欧洲。(  )

75

柴可夫斯基拥有“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的美称。(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76

简述我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特点。

77

简述广东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及其音乐特点。

78

请用简谱写出歌曲《东方红》前八个小节的曲谱。

79

根据乐谱,写出该旋律的作曲者、曲名及音乐风格特点。

80

简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京韵大鼓。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共8分。
(一)

请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

音乐课上,毛老师拿出了一种乐器,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东西。这件新奇的乐器勾起了学生们的兴趣,都跃跃欲试积极地回答,在过程中,大家认识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并开始学习歌曲。

开始学习歌曲《法国号》。

师:“首先请同学们完整聆听一下这首歌曲。”

聆听完成后,开始进一步的哼唱学习。

师:“来,同学们现在跟着老师弹奏的钢琴声进行哼唱,

我弹一段,你们哼一段。”

学生跟着毛老师弹出的琴声进行集体哼唱练习。

81

问题:

(1)案例中毛老师运用的是什么课堂导入方式?并进行说明。(4分)

(2)请简要分析完整聆听全曲对学生学习有什么好处?(4分)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共15分。
82

根据以下教材,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建议,完成一课时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老牛和小羊》

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其它注意事项,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

附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