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湖北    来源:fenbi
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是指( )。
最能表现动感的线条是( )。
色彩会使人产生各种联想,让人感到热烈、温暖的色彩是( )。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是( )。
我国战国时期的漆画是以两种颜色为基调,它们是(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无一颗钉子的塔是( )。
中国画作品《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
具有形象简练、色彩明快、易识别、醒目美观等特点的视觉符号形象是( )。
法国画家米勒创作了乡间劳动场景的三幅巨作,分别是《播种者》、《拾穗者》和( )。
中国画中的“墨分五色”指的是( )。
“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这一学习领域是( )。
下列教学方法中属于学生自主型学习的教学方法是( )。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 )。
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划分的根据是( )。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三个维度设定,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 )。
简述构图。
简述插画。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基本理念。
简述美术教学中如何做到精讲善练。
《勿忘台的设计》的教学片段。
上课时,王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忘事儿的时候吧,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提醒自己呢?”
学生回答:“我会写个小纸条贴在冰箱上。”
还有同学说:“我会写个纸条放进笔盒或者书包里。”
王老师接着问:“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这样的方法易于保存吗?会不会有丢失的时候?”
同学们争相回答:“经常弄丢,不易保存。”
王老师又问:“那么有没有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存小纸条呢?”
同学们想了想,有的说:“桌上有台历,可以把小纸条贴在上面。”还有的说:“有个固定的地方放小纸条,就不容易弄丢了。”
王老师马上肯定了大家的想法,接着说:“是呀,同学们,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像台历那样放在桌子上的勿忘台,把我们的小纸条放在上面,既能时刻提醒自己记事,又能美化我们的小空间,多好啊!”在同学们的一片赞同声中,老师把“勿忘台的设计”写在黑板上。
请根据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1)这一教学片段属于美术教学的哪个环节?
(2)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美术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中的哪个学习领域?
(3)教学片段中王老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彩墨游戏》的教学片段。
胡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们开展“接龙游戏”,事先在黑板上准备了宣纸,并给每个小组提供墨、水和毛笔。游戏的规则是:每组第一个同学将笔蘸墨,在宣纸上画一笔,然后第二个同学用这支笔蘸少许水画一笔,后面的同学依次蘸水各画一笔。接着,同学们按照游戏规则依次参加“接龙”。
游戏结束后,胡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小组画下的墨迹,然后提问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同学说:“墨色有深有浅。”
还有同学说:“墨色越来越浅,小组最后一个同学画出的颜色最浅。”
胡老师又问:“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是水的原因。后面的同学笔上水分越来越多,墨色就变浅了。”学生回答说。
胡老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的确,水的多少决定了墨色变化。水分越多则墨色越淡,像这样的墨色叫淡墨。水分越少则墨色越浓,这样的墨色叫浓墨。”
请根据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1)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初步尝试的是哪种绘画?
(2)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美术课程四大学习领域中的哪个学习领域?
(3)这一教学片段属于教学过程中的哪一个教学环节?
(4)胡老师是如何突破教学难点的?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6课《多彩的梦》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开头语是“我和鸟儿一起飞翔,我还摘到了月亮和星星……梦境中的那些奇遇,充满了趣味,把它们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本课学习要求:
想一想:回忆你印象深刻的梦。
说一说:你想怎样来表现它?
试一试:大胆想象,用独特的方式表现梦境。
要求:请你写出该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
请用“猪”的形象设计一个装饰图案。要求:
(1)造型生动有趣。
(2)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