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安徽    来源:fenbi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小组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10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读2008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和人口数量坐标图,完成3-4题。
按照分类,我国上海市属于( )。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渔场的形成原因,与其他不相同的是( )。
下图为我国某工业区的生产流程模式图。据图判断该工业区( )。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有( )。
人类目前认识的宇宙是( )。
读“世界某地区略图”,完成9-10题。
下列四幅示意图表示该地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正确的是( )。
图示工业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完成11-12题。
判断M城的气候类型( )。
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成2~3次,主要得益于( )。
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认为:北方寒冷,使人们体格强壮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热,使人们有才智而缺少精力。J.博丹的主张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据此,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最大亮点是女排夺冠,对手为塞尔维亚队。下列有关塞尔维亚(北纬42-44度,东经19-23度)说法正确的是(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5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15-16题。
在4日14时—5日8时期间,图中风向变化幅度最大、最明显的是( )。
在4日14时—5日8时期间,①地( )。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上的自然法则,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在较高纬度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飞行员却能够看见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需要具备的特定条件是( )。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经济发展较快,马来群岛上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活动。据此完成19-21小题。
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大部分位于( )。
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指的是( )。
被称为“火山国”的东南亚国家是( )。
中国纺织业集聚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据此完成22-23题。
下列因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的影响,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下面两图分别为某地牧草年生长状况、乳牛对牧草需求关系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4-25题。
该地区所在国家以乳畜业为主,下列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
高校旅游是指以高等院校独特的人文景观、清新优雅的自然风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校园特有的书香氛围为依托,开展的一种特色旅游,以参观校园、体验高校学习生活为主题。近年来,国内外的知名大学纷纷兴起旅游热,高校旅游成为吸引在校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热点旅游项目。
简述高校旅游对高校和高中生带来的有利影响。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从地理角度简要回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阅读图片信息,回答系列问题。
(1)图8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__________。图9中表现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2)为了实现该省未来人口合理发展。简述可采取的措施。
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七百弄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但实际上季度缺水,分析缺水的原因。
(2)简要描述峰丛洼地的形成过程。
缺
阅读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片段,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
(1)教材以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简述教学中启发法的作用。
(2)设计“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教学思维图。
(3)教学设计。
要求:
①运用启发法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
②注重思想过程引导,重视生活与实际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