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地理》题(考生回忆版)

分类:教师资格/初中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一)

图1为我国四地地理景观,读图完成第1-2题。

1

①②③④各景观中属于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

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所示地理环境共同特征描述,正确的(  )。

A、地势崎岖不平,山河相间
B、气温全年较高,四季青山绿水
C、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
D、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二)

图2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

①②③④四地中经纬度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角速度②大于④
B、④日出总是比②早
C、地球自转线速度③大于①
D、③在①的东北方向
(三)

图3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呈现自西向东移动的天气系统,读图完成第5-6题。

5

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现象的复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可能为阴雨天气
B、②地气压为1000hPa
C、③地风力大于④地
D、④地此时风向为西北风
6

图4中最能正确反映图3中甲地气压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M
B、N
C、P
D、Q
(四)

图5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第7-8题。

7

图中断层的类型是(  )。

A、逆断层
B、正断层
C、旋转断层
D、平移断层
8

下列N处的岩石类型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变质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侵入岩
9

风沙移动的最主要方式是(  )。

A、跃移
B、悬移
C、推移
D、蠕移
10

下列土壤结构中,保持和供给养分较好的是(  )。

A、团粒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片状结构
D、块状结构
11

海洋可分近海带和大洋区,在水层垂直方向的界限通常是(  )。

A、100m等深线处
B、200m等深线处
C、300m等深线处
D、400m等深线处
(五)

图6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

该山地森林植被集中分布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

A、1800m~1900m
B、1900m~2000m
C、2000m~2100m
D、2100m~2200m
13

该山地植被集中分布的高度原因可能是(  )。

①喜光

②喜湿

③耐旱

④喜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六)

图7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变化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

该图中死亡率最低时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

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七)

兰渝铁路是我国一条南北向铁路大干线。图8为兰渝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6-17题。

16

兰渝铁路施工过程中遇到最大阻碍是(  )。

A、降水丰富,水灾频发
B、高寒地区,冻土广布
C、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D、崇山峻岭,地形复杂
17

沿兰渝铁路,从兰州到重庆的温度带是(  )。

A、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
B、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
C、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D、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
(八)

吉林省梅河口市长白山西麓,人们采松子,食松子的传统源远流长,已成为全球最大松子集散地,梅河口市主要是一些初级加工厂,产品品种单一。图9为梅河口市交通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

18

梅河口市成为全球最大的松子集散地,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松林广布

③国际市场广阔

④交通便利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9

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发展最主要问题是(  )。

①机械化水平低

②深加工滞后

③松子品质欠佳

④同质化过于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九)

图10为局部地区海陆示意图,E点以西为大西洋,N点以东为海洋,F-M为印度洋,E-F,M-N为陆地,读图完成第20-21题。

20

 图中E处自然带会向低纬延伸,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洋流
C、热量
D、水源
21

下列关于图中在M-N的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

A、畜牧业发达,主要以肉牛养殖为主
B、经济欠发达,主要以石油出口为主
C、种植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和棉花
D、人口总量少,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
(十)

图11为我国某区域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2-23题。

22

甲地区土壤的盐碱化严重最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

②地势低洼

③植被稀少

④大水漫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

乙地区进行露天煤矿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较严重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空气污染加大

④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十一)

图12为某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昼夜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

该图数据统计与图像制作过程中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
D、遥感和数字地球
25

从城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地可能是(  )。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务区
D、旅游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4分,共24分。
26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评价建议中“观察评价方法”的基本内容。(10分)

27

图13是“中国人口分布”图,简要说明指导学生阅读该图的教学步骤和运用地图法进行教学的意义。(14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十二)

材料一: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端严寒天气,打退强劲之敌。此役,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拐点。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的人工湖。长津湖夏季阳光充足,冬季则异常寒冷,最低温度达-40℃。这里的气温适宜啤酒花生长,啤酒花喜冷凉。多分布在光照充足的山地林缘及灌丛或河流两岸的湿地,四十多年前,当地开始在赴战岭山脉等地种植啤酒花,其产品质量上佳。

材料二:

图14为长津湖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

28

问题:

(1)描述长津湖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从地形的角度解释长津湖冬季异常寒冷的原因。(6分)

(3)推测当地种啤酒花的有利条件。(6分)

(十三)

材料:

“中东是世界石油宝库”在初中地理中认识区域资源分配与利用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地理教学竞赛中,两位老师按教学主题设计了如下教学板书:

板书一:纲目式板书

29

问题:

(1)结合上图说明这两种板书主要异同点。(12分)

(2)简述地理板书的基本功能。(4分)

(十四)

材料:

下面是赵老师在“降水量测量”一课中的教学片段,上课前赵教师准备好大口烧杯、水、量雨器等。

师:同学们,我们接下来模拟降水的过程,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老师的演示。

教师直接向量杯中注入水。

师:好。请同学们说说你观察到量杯中的水量是多少了?

生:5毫米。

师:实际上,不同的降水量有不同的降水等级。

师:通过PPT展示降水量等级表,已知降水量为5毫米,请同学们根据降水量等级表判断刚刚的降水是属于哪个等级的?

生:小雨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再次向量杯中注入水。

师:请说出量雨器中的降水量是多少?属干什么等级?

生回答:12毫米。属于中雨。

师:请说出满入量的降水量是多少?属什么等级?

生:特大暴雨。

师: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知道降水量测量方法了。

30

问题:

(1)分析该片段中实验教学法的优点。(6分)

(2)简述以上片段中实验过程的不足之处。(8分)

(3)概述地理实验设计的要素。(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
(十五)

阅读关于“重要的旱作农业区”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明某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特点”。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关于“重要的旱作农业区”的部分内容。

31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