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一节内容,有如图1所示的问题情境,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 )。
如图2所示,上述、
分别从
和
的高度同时抛出后落地,上述过程中
或
的水平位移分别为
和
。若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是甲、乙两实心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的图像,若将甲、乙放入足够深的水中,关于它们静止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所接电路图如图4所示,其中,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5所示,边长为的正方形四角顶点有带电量为
和
的点电荷,该正方形中心位置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经状态
变化到状态
,其
图像如图6所示,则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 )。
下列与原子核相关的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
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的光子能量为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
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为的单色光作为光源,光源到双缝的距离相等,中央亮条纹在在光屏处的
点处,设双缝到观察屏的距离为
,双缝的间距为d,
,光屏上
点到
点的距离为
,若在缝
的后面放置折射率为
,厚度为
的薄玻璃片,光线可近似看作垂直穿过薄玻璃片,如图7所示。求:
(1)未放置玻璃片时,光源到点处的光程差;(5分)
(2)放置玻璃片后,光源到点处的光程差;(5分)
(3)放置玻璃片后,若发现中央亮纹恰好移动到了点处,玻璃片的厚度
应满足的条件;(5分)
(4)放置玻璃片后,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5分)
某教师想了解学生对磁场力、电场力的掌握情况,于是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道计算题及学生的解答如下:
题目:如图 8 所示,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滑块沿电场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与墙碰撞后返回的速度大小为原来的一半,滑块返回时,去掉电场,恰好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原来电场强度的大小。
解:碰撞前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
①
返回时,没有电场力作用,粒子仍做直线匀速运动。
所以,摩擦力,
由,得
,
因此竖直方向上②,
①②两式联立得。
(1)写出该同学解答中的错误,学生产生错误可能的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10分)
案例:
下面是实习教**高中物理“弹力”一节课,以及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讨论的片段:
实习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胡克定律,知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的长度
成正比,即:
,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规律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是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实验研究得到的。
实习教师:同学们想知道胡克是如何做的吗?
学生:想!
实习教师:好。下面老师给大家****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大家看黑板(图9)(实习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讲。)
实习教师:铁架台上挂有*****尺弹簧下端固定有箭头实验时,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挂一个钩码,记下勾码的质量以及箭头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将记录下来的数据,以横轴为钩码所受的重力,纵轴为***刻度尺的刻度值,作图,通过实验发现,弹簧受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是一条直线,求出直线的斜率就得到了弹簧的劲度系数,同学们知道怎么做了吗?
指导教师:这节课大家下去****一下,如何将该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去。
(1)写出上述教学片段中***错误
(2)写出《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弓力”过程所涉及得物理规律(9分)
(3)简述该**得教育价值
材料:
图9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运动的描述”的一副图像
(1)这个图像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4 分)
(2)用此图像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该图像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8 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关于“电场线”的内容要求为“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电场线”一节的部分内容如图 10 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普通高中的学生,已学过电场、电场强度等概念。
(1)简述电场线的特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模拟电场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