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如图1所示,一辆自卸车的车厢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货物,车厢后端固定,前端在机械作用下缓慢升起。在升起的过程中,车厢受到的压力及摩擦力如何变化?( )
图2是某个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由图中情况可判定这个冲程是( )。
图3中的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
、
三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振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振幅相等,图4甲为a的振动图像,图4乙为b的振动图像。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
时相遇,则( )。
如图5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状态A→C→B的过程,下列关于此过程状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图6中有两个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
,
、
为两圆形回路
、
上的对应点。在闭合回路中有电流
、
。它们在回路中的位置相同,在
回路外有电流
,则( )。
如图7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抛物面镜反射会聚在一点上,则三者的光程( )。
根据某次某次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如图8所示,此过程中( )。
如图9所示,一个薄的半径为R的无限长半圆柱面导体,沿长度方向的电流在柱面上均匀分布。求半圆柱面导体在其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案例:
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位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请指出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4分)
(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分)
(3)针对该同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10分)
案例:
下面是教师指导某组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教学片段。
问题:
(1)请分析该组学生在做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6分)
(2)评价该教师的教学行为。(12分)
(3)针对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12分)
材料:图12为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任务: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哪种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安培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能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了解安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高中物理某教材关于“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如图13所示。
(3)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电流、磁场等相关知识。
任务:
(1)简述什么是安培力。(4分)
(2)材料(2)所述实验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等)。(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