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X、Y、Z、W、T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这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N的浓度是原平衡的
,则(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制备可以采取如下图所示的三种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造抗疟药物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属于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
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以此推测其具备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下列关于学业评价的说法符合现行高中化学课程评价理念的是( )。
①评价的目的就是甄别
②评价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
③评价只需要注重结果
④评价应目标多元化与方式多样化
化学知识按照其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和情意类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为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学习任务:了解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哪些问题比较严重;哪些问题我们自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向有关部门反映。这种教学活动属于( )。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教科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时,教师需要关注( )。
①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②教材内容
③学生情况
④教学设备情况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某化学教师上了一堂研究课“盐类的水解”,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问题:
(1)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意义有哪些?(6分)
(2)请简述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若干教学策略(至少3种)。(6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有位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1》(必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①: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层,再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开展教学。接着,教师做了实验②:在空气中点燃一小块钠,实验③: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少量水。
问题:
(1)写出该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2分)
(2)实验②③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4分)
(3)利用实验①②③,教师将分别开展哪些知识的教学?(3分)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是什么?(4分)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统计了学生解题情况。
【试题】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和NH4HCO3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测验结果】参加测验的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表: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3分)
(2)请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错误的原因。(8分)
(3)根据上述学生答题情况,统计你认为讲评本题时,需要突出讲解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是什么?(4分)
案例:
下面是一位化学教师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教师: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化学平衡?
学生:(思考)
教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组成保持不变的状态。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的移动呢?
教师:(边讲边板书)
学生:(倾听)
教师:大家理解了吗?下面我们来研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首先看浓度的影响。
(边讲边板书)
实验1:
已知:
教师:请各小组(事先已为各小组准备了相应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取3mL重铬酸钾溶液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几滴浓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做实验)
教师:大家是不是看到加了氢氧化钠溶液之后,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了?是不是说明氢离子减少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对,是的,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教师:(边讲边板书)
实验2:……
(接着教师归纳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问题:
(1)请结合案例,说明该教师教学的主要优点有哪些。(可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回答)(12分)
(2)你认为此案例中,该教师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是什么?(2分)
(3)“化学平衡的移动”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类知识在学生化学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6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 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中“基本营养物质”的部分内容如下: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及“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等知识。
要求:
(1)请写出“实验3-6”中依次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
(2)完成“基本营养物质”中的材料二所述内容的教学设计片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总字数不少于300字)。(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