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 )。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下列各组物质可按实现转化的组合是( )。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盐酸克伦特罗能够发生的反应有( )。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水解反应
⑥酯化反应
a、b、c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c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电子层数的两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羰基硫(COS)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K=0.1
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CO物质的量为0.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子式为并能与饱和
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含立体异构)( )。
在下面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带有支管的U形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至略高于U形管中的液面。下列有关解释合理的是( )。
设计化学问题要合理把握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这种教学设计主要遵循的是( )。
当前化学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 )。
①自主学习
②接受学习
③探究学习
④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目标要求的行为动词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下列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开展STS教育,STS是指( )。
下列关于教师角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下列可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是( )。
①学生
②博物馆
③企业
④实验室
⑤科研人员
⑥信息化媒体
已知铁与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类似的观点:浓硫酸与铁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溶液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同学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高中化学课程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下列不属于学业评价方式的是( )。
某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时,采用了如下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发现问题→X→得出结论→交流应用。其中X表示( )。
某化学教师常用下面的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纯碱是碱吗?”“甘油是油吗?”“盐溶液是中性的吗?”等。该教师应用的教学策略是(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有两位化学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学生实际,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
教师甲:为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
教师乙: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1)请指出上述两位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分析与评价。(6分)
(2)简述采用“教师乙”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6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品若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而合理利用,则可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
(1)简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品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6分)
(2)请说明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情感。(7分)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均为2L的恒容密封容器中投入
和
,其起始物质的量及
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均常数k=400
C.平衡时,丙中大于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的转化率大于乙中
的转化率。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选项是什么?(3分)
(2)请分析和诊断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8分)
(3)如果讲评本题,你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4分)
案例: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
老师:能量存在多种形式,如热能、电能、风能等,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吗?
学生1:可以,比如风力发电,风能转化为电能。
学生2:热能转化为电能,如火力发电。
教师:那么,化学能能否转化为电能呢?
学生思考:......
教师:我们知道,电子的定向运动能够形成电流,产生电能。这对化学能能否转变为电能有什么启示?
学生3:有的化学反应伴随有电子的转移,如果能定向运动的话,也可以产生电流。
教师:好!那么是哪些反应呢?
学生4: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电子的转移,有可能产生电能。
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我们的假设呢?
第1组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
第2组:……
教师:下面请第1组派一位代表向大家讲述他们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问题:
(1)请对第1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6分)
(2)该教师的教学流程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8分)
(3)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一个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小实验。(6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乙醇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化学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部分内容: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甲烷、苯、乙烯”等内容。
要求:
(1)确定教学目标。(6分)
(2)确定教学方法。(4分)
(3)设计教学过程。(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