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遴选/山东    来源:fenbi
材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近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 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 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伟大建党精神开启,涵盖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 孕育形成的众多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虽然带有不同的时代印记,但始终具 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特质和品格,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火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 供了丰厚滋养。踏上新的征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 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好地鼓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 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问题:你认为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求:观点明确,见解深刻,措施合理。400字左右,20分。
材料1:东北地区“拉闸限电”的话题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 况下,部分社区居民用电被拉闸断电,引发当地百姓的议论。
限电是一种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在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有序 限电能综合降低能源成本,缓冲因能源价格上涨而带来的经济波动。但限电并非拉闸断 电“一刀切”,保障居民用电是实施有序限电的基本前提之一。这方面,东北部分地区可谓是教训深刻。
限电不是偶然的,近年来,因受极端天气、能源供应等因素影响,全国多个地区都 曾采取限电措施。2021年9月以来,已有江苏、云南、广西、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采取限电措施。
东北地区此次拉闸限电,主要受煤炭供应不足的影响,其背后既有火电企业因煤价上涨导致发电意愿不足的原因,也有因夏季持续发电导致煤炭库存下降的原因。此外,发电机组停机检修,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出力不足等,也影响了一部分电力供应。
与东北地区不同,南方地区限电的主要原因更多是出于实现“能耗双控”年度目标 的主动选择。2021年上半年,在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的背景下,部分省份“能 耗双控”指标未能完成,甚至在能耗强度等关键指标上出现了不降反升的情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江苏、广西、广东、福建等9个省份被列为一级预警,这应该是上述地区出台限电措施的 原因。
材料2: 无论是煤炭供应不足,还是“能耗双控”目标倒逼,各地在采取限电措施时,都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 牺牲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代价,追求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将会给来之不易的经济复 苏势头制造新的困难。在实际操作中,更要坚持能效优先同保障合理用能相结合、普遍性要求同差别化管理相结合、政府调控同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做法,强调统筹谋划全国“一盘棋”,最大程度减少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一些地区出台限电措施时,已充分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分级分类等精准举措,力求实现“限电不拉闸”。当然,即使是再精准的限电措施,客观上也会对企业个体生产造成影响。从这个角度看,通过转型升级切实降低能耗,才是高耗能企业应对限电调控的根本之道。
从长远看,经济稳定增长离不开能源消费,而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需要节能减碳,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而此次东北地区“拉闸限电”引发强烈关注,进一步 凸显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也要求我们更加牢固树立绿色发 展理念,统筹推进减碳与发展。 一方面,要以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政策规范为 抓手,约束企业不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保护企业合理的生产用能需求,避免出现超出发展阶段的运动式“减碳”行为。
材料3: 为何多个省份出现了拉闸限电、停产的现象?如何解决拉闸限电这一问题?双碳目标之下,如何在稳妥处理经济稳定增长、降低能耗、保能源安全等多个目标中寻求平衡点?围绕这些问题,多位能源领域专家详解拉闸限电背后的根源和影响。
针对第一个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解释,从需求侧看, 2021年1—8月,电力消耗需求迅速增高,可以说是近年来最高;从供给侧看,以往电力需求整体较低,仅工业企业用电需求较高,然而2021年电力需求迅速增长,在电力系统 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了供需矛盾。不过,也不排除整个电力系统配置落后的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院长丁日佳持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此次拉闸限 电最直接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能耗双控政策的实施。十多个省份处于红色预警状态,完成目标的压力很大,对此不敢消费、限制电力供应的情况也就相应而出。二是国内电力供需矛盾。由于国内电力供应以“火电”为主,占比超过60%。而且整个电力 需求在逐年增加,从2010年—2019年,基本平均每年增加6.3%,且根据预测,未来电力需求还会继续增加。与此同时,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增加,发电价格却没有上涨,导致 企业发电没有太高的积极性。而且在产能没有释放、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下,不少发电企 业面临亏损。丁日佳院长表示,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如果新能源或储能技术没有突破 发展,煤电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根据我们预测,到2030年之 前或者至少在“十四五”期间,基本煤炭的产量还要维持在41吨左右,整体消费可能在42吨以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则,从供给侧角度 进行了分析。他表示,拉闸限电的现象不是今年才有,而是在最近几年都已出现过。此前,油气行业经常出现的油荒、气荒现象和目前拉闸限电引起的“电荒”,其本质是一 样的,即整个能源体系经济运行出现了失衡。“问题的关键是发电企业发电的动力驱动 性不够。”董秀成主任表示,煤炭价格迅速上涨,企业购买成本大幅度提高,而管制电 价的价格难以传导,实际造成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严重的结果,其中一些小型企业会比 较消极,尽可能少地生产、发电。董秀成主任表示,近年来,政府针对煤炭出台并实施了很多政策,包括煤炭去产能、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环保等约束政策。他引用数据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国实际退出了5500多个煤矿,退出的煤矿产能超过10亿吨。
材料4: 拉闸限电、停产现象背后的问题是能源结构如何转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双碳”目标之下,出现了一些跑偏的现象。2021年7月以来,中央及各部委屡屡强调,先立后破,纠正运动式“减碳”,防止有的地方搞“一刀切”,关停高耗能项目。那么,在“双碳”目标之下,如何在稳妥处理经济稳定增长、降低能耗、保障能源 安全等多个目标中寻求平衡点?
林伯强院长表示,基于目前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与 碳中和的整体大方向是有矛盾的。以电力为例,这种状况和我国的电力消费工业占70% 和电力供给结构煤电占70%左右相关。比如,经济运行良好,对电的需求高,煤炭消耗 量越大;经济运行缓和,可以减少煤炭消耗。在他看来,在“碳中和”过程中的高质量 经济增长要求尽可能实现“双脱钩”:一是尽可能与化石能源脱钩,二是尽可能将经济 增长与能源电力消费增长脱钩。“虽然中国高耗能产业产能很大,几个产业产能都接近 全球的60%,但是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控制高耗能企业发展。”他还表示,如果能控制 住高耗能企业发展,鼓励高科技、低耗能产业朝前走,那么整个能耗结构就能发生较大改变。
丁日佳院长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另一个思路是,能否把煤炭变成一种清洁能源。“因为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不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主要在利用过程中排碳,集中在发 电、炼钢、建材、化工四大行业。那么在行业利用中,能把二氧化碳普及、储存甚至利用起来。”
董秀成主任强调,能源转型的问题不能单纯从能源角度来规划,必须统筹考虑。其中,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能源转型非常关键的内容。在他看来,政府要处理好“两只 手”的事情,不仅未来要并用两种机制,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比如,能 效的问题,即单位GDP 消耗多少能源,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通过市场机制让它发挥作用。他认为,对中国来说,关键还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但确定这套 考核机制需要一个稳妥的方案,不能考虑不周全。
1.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出现“拉闸限电、停产”现象?要求:重点突出,措施合理,具有可操作性。400字左右,20分。
2.请你以某区发展和改革局的名义,撰写一篇倡议书,号召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提高节约用电意识。要求:语言流畅,主题鲜明,逻辑严谨。600字以 内,25分。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干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 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这次开班式上,他进一步强调,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
初心易得更易失,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久不滋养也会干涸枯萎。要“信一辈子、守一 辈子”,就必须常修常炼,将之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
“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 色依旧。”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年轻干部一定要牢记于心,细细体悟。
问题:结合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围绕“答好坚定理想信念的终身课题”,自选角度,撰写一篇文章。要求:语言流畅,主题鲜明,逻辑严谨,文体不限。1200字左右, 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