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政治)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湖北    来源:fenb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李达
2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句话出自( )。
A、《哲学的贫穷》
B、《共产党宣言》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论联合政府》
3
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状态
4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应具有( )。
①有理想
②有本领
③有担当
④有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有用性是( )。
A、价值
B、价格
C、使用价值
D、等价物
6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认识
B、实践
C、逻辑
D、意识
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信
D、乐于奉献
8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个可用。”这句话说明了( )。
①成员越多,集体的力量就越大
②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③集体中各成员的意见难以统一
④共同目标是集体力量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应该是( )。
A、个人向社会索取的资源
B、个人的动机和情感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个人的能力和发展情况
10
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指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规范
C、道德调节
D、道德激励
11
“老人摔倒扶不扶?救不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道德难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也有益于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这体现了( )。
A、法治承载道德,道德引导法治发展
B、民法典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其中
C、民法典是刑事法律法规
D、法治是解决道德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
12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特征有( )。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体思辨性
③主观能动性
④直接现实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依法治国
14
央视的著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让我们进一步地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说明了( )。
A、尊重创新,无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B、排斥外来,拒绝吸纳其他民族文化优秀成分
C、与时俱进,对中华传统文化形式进行创新
D、为我所用,对中华传统文化随意创编
15
某老师在讲解“劳动成就今天”时,讲了劳动的知识。下列关于劳动说法正确的是( )。
①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光荣
②要用双手创造幸福
③通过偷奸耍滑创造财富
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小区电梯坏了怎么办,由谁出钱?在小区被高空抛物砸伤,如果找不到扔东西的人,该找谁赔偿?租的房子还没到期,房东却把房子卖了,要求租户搬出,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都能在民法典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18
问题:
(1)结合民法典和劳动法的第一条,找出他们的共性,并说明理由。(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与“法”的关系。(6分)
(二)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我国未来30年的美好蓝图。
材料二:今天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温度令世界惊叹、国人自豪。时速350千米的复兴号半日往返千里;5G开启商用,几秒就能下载一部影片;数百千米的太空轨道,中国卫星自由徜祥:38万千米之外的月球背面,五星红旗格外鲜艳;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住房保障工作让2亿困难群众国了“安居梦”;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3700万学生吃上营养餐;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亿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19
问题:
(1)说说我国未来三十年的美好蓝图的内容。(4分)
(2)谈谈你对“中国温度”的认识。(6分)
(三)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最美杭州人——拾荒老人》的案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拾荒老人会引起社会的关注?
师总结:因为他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组织学生为拾荒老人写一段颁奖词。
学生分享:……
教师呈现练习题:下列事件中,因为时间关系,只能选两件,你会如何选择。
①好友参加建兰美少年请你助威
②看着自己长大的外婆八十大寿
③志愿者团队请你参加公益活动
④语文数学科学等各科作业
学生选择:……
教师提问:你平时做过哪些公益?
学生回答:去敬老院。
入土教师提问:为什么想去敬老院。
学生回答:……
20
问题:
(1)该教学片段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至少写出三种及以上)(6分)
(2)该教师是如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的?(10分)
(四)
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内容,请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任免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21
问题: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个活动性教学环节。(可以是演讲、辩论、讨论等形式)(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