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若某块耕地面积为6.25平方千米,其在图上面积为25平方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1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完成2-3题。
图1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节气,正确的是( )。
“小暑”期间,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缺
缺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图中实线表示地表沉积物等高线(单位:米),虚线表示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完成6-7题。
甲地地形是( )。
甲、乙、丙、丁四地中,沉积物厚度最薄的是( )。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石林景观图。据此完成第8-9题。
图1中表示固结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序号分别是( )。
图2中所示岩石类型与图1相对应的是( )。
下图是兰(州)—厦(门)铁路及通过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影响兰州、厦门两地降水差异明显的最主要因素是( )。
关于兰(州)—厦(门)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图某海域洋流模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该海域位于( )。
关于该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图为美国西部“玲珑拱门”景观图。读图完成14-15题。
形成“玲珑拱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观赏“玲珑拱门”的景观最应注意的是( )。
下图为某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第16-17题。
甲、乙、丙、丁四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可能是( )。
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农业生产发生很大变化,下图为1949-2009年德国农场数量、农业从业人员、一个农民供养人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19题。
1949—2009年,导致德国一个农民供养人数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2000—2009年,导致德国农场数量及农业从业人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了多座科考站,科考人员的蔬菜供应一直是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2015年科考期间,能自产新鲜蔬菜。据此完成第20-21题。
限制南极大陆蔬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科考站的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蔬菜种植自控系统灌溉、温度、湿度、培植灯和营养液等。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著作中,属于中国最早地理著作的是( )。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是(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下列属于按数据结构分类的是( )。
揭示一个国家或区域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理论是( )。
材料:
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研究活动质量的评价是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钟老师遵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对学习评价内容的规定,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地理观察、地理比较教学,注重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并进行实时评价。
问题:
写出钟老师应遵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中“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的内容要求。
材料: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线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该教学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赵老师在讲授“地球的公转”这一课时,运用板图教学法,边绘边讲,过程清晰,利于学生理解。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绘制春分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要求:包括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晨昏线、太阳光线、地球自转方向)(6分)
(2)写出赵老师运用板图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春分日太阳光照图”应有的教学要点。(8分)
材料一:巴音郭勒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发源于祁连山,全程200千米,蓄集峡以上河段山势陡峻,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巴音郭勒河出蓄集峡后注入可鲁克湖,可鲁克湖又与托素湖以水道相通,两湖一咸一淡,因巴音郭勒河夏季多发洪水灾害,政府决定对巴音郭勒河(德令哈市段)进行河道综合整治。
(1)简析巴音郭勒河夏季多发洪水灾害原因。(4分)
(2)判断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咸淡性质,并说明理由。(6分)
(3)分析对巴音郭勒河(德令哈市段)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后可能产生的综合效益。(6分)
材料:下面是一组地理选择题: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充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域具有代表性的好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4)简述该题的命题情景与立意(10分)
(5)简要说明单项选择题命制的基本要求(6分)
“区域空间结构”的图文资料,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内容要求:“了解区域的含义,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材料二: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主要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