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公开招聘/福建 来源:fenbi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曲作者是( )。
下列属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是( )。
下列属于捷克民间舞蹈的是( )。
以为低音向上构建小三和弦,正确的是( )。
下列速度术语表示“渐慢渐弱”的是( )。
管弦乐曲《龟兔赛跑》的作者是( )。
下列属于不协和音程的是( )。
下列属于德国作曲家莱昂·耶赛尔的作品是( )。
在影片《音乐之声》中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的歌是( )。
马思聪的作品《思乡曲》采用的民歌素材是( )。
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属于( )。
下列属于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歌剧作品的是( )。
下列属于儿童歌曲主题的构思方法的是( )。
①节奏构思法
②音调构思法
③民族风格构思法
④综合构思主题法
下列常用于儿童歌曲主题乐思的发展方法是( )。
①重复
②变化重复
③模进
④承递
下列属于阎肃创作的作品是( )。
①《前门情思——大碗茶》
②《走进新时代》
③《敢问路在何方》
④《雾里看花》
下列属于作典家刘炽的作品是( )。
①《我爱你,中国》
②《我的祖国》
③《英雄赞歌》
④《祖国颂》
下列属于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的是( )。
①寓教于乐
②有教无类
③潜移默化
④教无定法
下列属于民间打击乐曲的是( )。
①《快乐的啰唆》
②《老虎磨牙》
③《鸭子拌嘴》
④《百鸟朝凤》
下列不属于歌剧《江姐》唱段的是( )。
①《洪湖水,浪打浪》
②《红梅赞》
③《扎红头绳》
④《珊瑚颂》
下列作曲家创作过交响诗的有( )。
①斯美塔那
②柴科夫斯基
③西贝柳斯
④德彪西
速度术语Andantino中文译为,Presto中文译为。
歌曲《故乡是北京》的旋律吸取了和的音乐素材。
从低音到高音,音列的总范围叫作。
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
苗族的山歌又称为。
打溜子是族的打击乐合奏形式。
表情艺术主要是指、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体裁和曲式有以下几种:赋格曲、曲、舞蹈组曲、众赞歌、前奏曲、即兴演奏式体裁、体裁、管弦乐体裁。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相结合,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力度记号diminuendo缩写为。
将下列谱例在相应位置划分乐句,标出和弦及弦外音。(和弦标记共4分,和弦外音标记2分,共6分。)
写出下列谱例装饰音的实际演奏法。
分析下列旋律,按要求作答。
(1)该旋律的曲名是 。
(2)将空白的两小节用五线谱补充完整。
(3)把补充完整的旋律写成简谱。
(1)该旋律的曲名是 ,作者是 。
(2)该主题的曲式结构特点 。
分析下列旋律。
该旋律选自舞曲 中的 音乐主题,作曲家是 。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课题:合唱课教学内容“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晚风》
教学目标:
1.在歌曲学习中感受黄昏美景,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2.用连音、非连音的方式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3.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晚风》,和谐演唱二声部。
教学重点: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晚风》。
教学难点:和谐演唱歌曲二声部;用连音、非连音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音乐,师生律动
2.教学导言:音乐能给我们带来不同感受,有时像细雨敲打心房,有时像微风吹过面庞.
3.发声练习:柯尔文手势唱音阶(要求:在气息支持下,声音连贯流畅)。
4.单音、音程模唱(要求:注意音准、音色柔和、声音协调)。
5.二声部旋律模唱(要求:演唱时注意乐句的连贯性,谱例仅出示低声部骨干音旋律)。
6.学生视谱并进行记忆演唱。
7.师生互动二声部合唱(要求:聆听对方声部,控制音量)。
8.师生合作,教师伴唱歌曲主旋律,学生二声部合唱(要求:连贯、流畅地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9.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聆听体验,学习歌曲
1.体验并思考歌曲带来怎样的感受。
2.师生交流歌曲的节拍特点,优美动听的旋律。
3.教师配乐诗朗诵,体验歌曲的意境
4.师生互动配合,卡农式歌词朗诵(要求:声音温柔,注意力度变化,创设意境)。
5.分声部学唱歌曲,关注歌曲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1)教师范唱。
(2)学生学唱旋律,手势律动感受长乐句。
(3)学生加入歌词演唱。
6.根据学生学唱情况进行难点解决。
7.二声部合唱。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二声部合唱(要求:注意聆听,控制音量,音色统一)。
(2)教师肢体辅助,解决合唱难点。
(3)带律动进行二声部演唱。
8.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协调。
9.加入力度,演唱歌曲。
10.师生小结。
三、拓展练习,合作表演
1.教师用不同方式弹奏,学生谈感受。
2.出示图形谱,学生用连音、非连音的方式轻柔有弹性地演唱歌曲。
3.师生律动表演,感受情绪变化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4.师生讨论交流。
5.学生自主选择,用连音、非连音的方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问题:
(1)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运用哪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课堂轻松氛围,为二声部合唱奠定基础的?
(2)环节二(聆听体验,学习歌曲)遵循什么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完成和谐演唱二声部教学目标的?
(3)环节三:(拓展练习,合作表演)是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手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与表达的?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课题:《在钟表店里》——“上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外国小曲》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能用聆听感受、模仿想象等方法,在听赏乐曲、模唱旋律、演奏乐曲、律动表现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形象与场景,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体验钟表辛勤工作收获快乐的心情,能模唱乐曲中的旋律片段,听辨乐曲的情绪,并用不同的肢体律动表现,尝试运用各种音效和合适的打击乐器合作表演。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想象并表现钟表房里的各种情景。
教学难点:伴随音乐的节奏韵律用肢体、人声和打击乐器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律动表演
(二)师生问好
教学说明:能够精神饱满、自信地进行律动。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师生问好,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进入课堂。
二、欣赏《在钟表店里》
(一)导入
复习1-i(教师钢琴伴奏)
要求:用柯尔文手势初步建立音高。
2.听、填、唱
3.聆听引子部分
要求:听辨乐曲片段中钟表走动的声音,引起聆听注意。
4.揭示课題
(二)欣赏乐曲第一乐段
问题:
(1)将该案例教学目标体现的课程目标的不同维度归纳并表述出来。
(2)写出导入环节运用了哪种先进的教学体系。
(3)写出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