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16年8月21日山东省泰安市各县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类)真题

分类:教师公开招聘/山东    来源:fenbi

一、判断题。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共60小题,每小题0.4分,共24分)
1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

2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立课程目标的唯一依据。(  )

3

课堂提问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复习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和巩固知识。(  )

4

教师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现象,所以新课程改革中讲授法是不值得推崇的。(  )

5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程度等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不需要关注教师自身特点和教学环境。(  )

6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

7

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

8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的职能在于使人健全的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

9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所以在价值取向上,它是社会本位的。(  )

10

学生在上课时,其视、听动作始终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这是注意的分配现象。(  )

11

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具时,总是辅以生动的语言讲解,这是利用知觉的恒常性来组织教学。(  )

12

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

13

幻想是一种不切实际、不能实现的空想,因而它是消极的。(  )

14

思维定势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倾向性。(  )

15

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老师备课时应把关注点放到知识本身,而无需过多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情绪体验。(  )

16

个体思维由低到高依次发展的顺序是: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

17

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学就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过程。(  )

18

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它组织和编排的方式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19

有意义的学习既受学习资料性质的影响,也与学习者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关。(  )

20

发现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但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知识。(  )

21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性和选择性。(  )

22

高强度的动机是学生应试的最佳水平。(  )

23

知识学习是能力提升的前提,所以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能力就越强。(  )

24

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比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更容易形成果断与勇敢的性格特征,这说明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

25

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渡是教育心理的一次革命。(  )

26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

27

策略性知识是对外调控的技能,涉及的概念和规则概括性一般不高。(  )

28

我国的古代学校课程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春秋》。(  )

29

我国的课程结构是小学、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

30

说教法是说课的核心。说教法不但要说清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更要说明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原因或意图。(  )

31

教学目标是与学生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既是教授目标,又是学习目标。(  )

32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符合认识的规律,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缺点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33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但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增加行为反应的概率。(  )

34

场独立型的学习者比场依存型的学习者更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

35

知识提取的过程并不是把输入头脑中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单独再现出来,而是对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搜索并作出决策的过程。(  )

36

因为期末考试没考好,小明同学整整一个暑假,天天呆在家里,愁眉不展,干什么都没劲,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

37

过度学习不是无限度的,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超过150%,会因为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  )

38

下水游泳,开始感到很凉,在水中待一会后就不再觉得凉了,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中的先后对比。(  )

39

政治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

40

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  )

41

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是由教学决定的,因此,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

42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

43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

44

课堂教学中,手势语是多种多样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三类:象征性手势、会意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  )

45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伴随的关系,它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

46

启发式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47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

4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49

抑郁气质类型的人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感情脆弱,所以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很难获得成功。(  )

50

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  )

51

学校对宿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测一次。(  )

52

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不必经过主管部门的审定。(  )

53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

54

按照格塞尔的成熟学说,“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

55

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的选择性。(  )

56

在将科学技术由理论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实践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  )

57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形式之一。(  )

58

策略性知识实际上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它是一种智力技能。(  )

59

陈述性知识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程序性知识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  )

60

当原有知识本身已清晰并巩固时,提高可辨别性的唯一方法就是采用一个比较性的“组织者”。(  )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61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句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62

把加减法运算规则的学习用于乘除法运算规则的学习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外部迁移
D、内部迁移
63

下列关于学习迁移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关系转换说与概括化说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只是概括化说并不像关系转换说那样认为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B、学习迁移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C、学会骑自行车反倒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属于负迁移
D、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
64

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按照这种分类方式,教师应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属于(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以上三种知识之外的基础知识
65

一位教师在做水的热胀冷缩实验时,把水染成红色,背景上衬上一张白纸,这是利用知觉的(  )来组织教学。

A、整体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66

教师在讲课时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在重点难点部分,声音洪亮、速度缓慢;板书时格式规范,必要时用不同色彩粉笔书写,以突出重点。这是利用(  )来突出感知对象。

A、对象和背景的对比与差别
B、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器官的适应性
D、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67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布鲁纳
D、班杜拉
68

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和老师的赞扬,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69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到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  )的关系。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70

教学的展开必须做到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  )教学原则的要求。

A、启发诱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71

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干扰
72

学生刚开始读《红楼梦》时,往往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只是因为它是名著而坚持读下去,但随着学生读的深入,渐渐地不再需要付出太多的意志努力,这种状态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73

有位语文老师在讲授《胡同文化》时,在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是:“1.北京城是块大豆腐;2.胡同是大街的网络;3.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4.胡同在衰败、没落。”这种教学板书设计的方法是(  )。

A、排列组合法
B、摘录提纲法
C、比较对照法
D、板画赋形法
74

课堂教学中,教师把食指竖起来放在嘴上,提示同学“不要讲话”,这种手势属于(  )。

A、会意性手势
B、象征性手势
C、指示性手势
D、仪表性手势
75

考试时想不起来的知识,一出考场却想了起来,这种遗忘称为(  )。

A、干扰抑制
B、暂时性遗忘
C、永久性遗忘
D、动机性遗忘
76

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他们以前学过的汉语拼音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干扰,这是(  )。

A、内隐记忆
B、倒摄抑制
C、前摄抑制
D、主动遗忘
77

探讨一题多解的思维形式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78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反应的教学思想是(  )。

A、教学相长
B、尊师爱生
C、民主平等
D、心理相容
79

人的身心发展有两个高峰期:新生儿期和青春期,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80

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教学相长
D、启发诱导
81

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评价标准
D、课程标准
82

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83

孩子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的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种需要属于(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84

按情绪状态可以把情绪划分为(  )。

A、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B、心境、激情和应激
C、喜怒哀惧
D、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5

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前有悬崖,后有追兵,主人公此时的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86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A、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B、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
D、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与任务难度无关
87

王龙同学在听课时,常常将学习要点以下划线的方式在书本上做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复述策略
88

一老人摔倒在地而周围人纷纷避让,王华同学看到后,不禁想起了非常疼爱自己的爷爷,于是把老人扶了起来。此时,王华同学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感属于(  )。

A、移情
B、联想
C、从众
D、态度定势
89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按照形成过程分析,自我意识可分为(  )。

A、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B、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C、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D、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
90

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下列方法中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  )。

A、多鼓励学生自学
B、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C、为学生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其自己探索
D、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
9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谈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里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评价法
D、实际锻炼法
92

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即是否测出它所要测的东西。这称之为测量的(  )。

A、信度
B、难度
C、效度
D、区分度
93

设计了“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

A、格塞尔
B、弗洛伊德
C、华生
D、斯金纳
9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运用知识
95

班主任对小明同学的评价是:活泼、好动、思维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学习活动上毅力不足。由此可知小明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96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  )。

A、自由活动
B、区角活动
C、个别活动
D、课余活动
97

小明同学说,当他听到泡沫擦玻璃的声音时,就感觉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98

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99

下列关于能力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的能力就越强
B、知识、技能概括化的深度与迁移的广度比不了能力
C、能力类型的差异表示的是能力的优劣,不是能力的倾向
D、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一般可分为超常、中等、低常三种水平,呈偏态分布
100

关于学习的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知道“如何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能实际进行运算属于智力技能学习
B、智力技能处理对内认知加工的能力,认知策略处理对外认知加工的能力
C、书写技能、游泳技能的掌握属于动作技能学习
D、态度学习属于情感领域
101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全体学生都有所发展
102

我国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现状是(  )。

A、九年一贯制
B、六三制
C、单轨制
D、多种学制并存
103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关系称为(  )。

A、师生业务关系
B、师生伦理关系
C、师生情感关系
D、师生人际关系
104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

A、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C、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D、存在主义课程理论
105

当一位课堂纪律比较差的同学表现出良好的课堂学习行为时,教师撤销了以前对他的惩罚,教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正强化
D、负强化
106

小明看到同桌坚持完成课后作业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升,决定改掉自己不做作业的坏习惯,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观察学习
D、发现学习
107

下列属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是(  )。

A、设置目标
B、寻求同学帮助
C、列提纲
D、做笔记
108

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种结课属于(  )。

A、激励性结课
B、比较式结课
C、拓展式结课
D、悬念式结课
109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在工作中应(  )。

A、关注学生的发展速度
B、对学生充满信任和期待
C、对学生一视同仁
D、对学生要因材施教
110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上对话反映了孔子(  )的教育思想。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因材施教
D、学思结合
111

下列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

A、趣味性
B、启发性
C、直观性
D、丰富性
112

物理老师在讲解“浮力”时,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是沉下去一些,还是浮上来一些?为什么?”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教师的提问属于(  )。

A、回忆性提问
B、理解性提问
C、运用性提问
D、评价性提问
113

一篇课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回忆后,开头和末尾基本能够背过,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摄制
D、动机抑制
114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  )的评价。

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115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  )。

A、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行为目标
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
116

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时,有个别学生两眼呆呆地望着老师一动不动,内心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117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维果斯基
118

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

A、区域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119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特朗普制
C、贝尔—兰喀斯特制
D、文纳特卡制
120

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现场教学
C、个别教学
D、班级授课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共30小,每小题0.7分,共21分)
121

下列办法属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的是(  )。

A、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B、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C、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D、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
122

表征陈述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

A、命题
B、命题网络
C、规则
D、图式
123

下列关于课堂教学中手势语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手势语要与授课内容一致
B、手势语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量适度
C、教师用手指指点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其好好听课,初衷是好的但做法欠妥当
D、教师的一些习惯性手势,如扣鼻子、把手插在裤兜里等属于消极手势,应尽量避免
124

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25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其中行为结果因素包括(  )。

A、效能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126

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下列关于“有效复习”说法正确的是(  )。

A、及时复习、分配复习
B、合理安排复习资料,比如文理科交叉复习
C、复习方式多样化
D、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127

下列关于情绪、情感两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
B、从强度上看,情绪、情感的强弱不同
C、从紧张上看,情绪和情感有紧张和轻松之别
D、从激动性上看,情绪、情感有激动和平静两极
128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  )。

A、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B、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C、科学文化知识
D、课程传统
129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包括(  )。

A、注重基础性
B、贴近社会生活
C、尊重学生经验
D、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130

课程内容组织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A、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B、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C、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D、处理好直线式和螺旋式的关系
131

下列关于气质与性格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气质主要是先天的,较多的受生物学的制约;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
B、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优劣之别
C、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
D、各种气质类型的人,即便形成统一的性格特征,也不可避免的保留其各自的色彩
132

学生完成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

A、原有的知识基础
B、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C、合理教学内容的恰当呈现
D、积极的教学情境
133

有的学者将泰勒确定课程目标的理论概括为“三个来源”、“两个筛子”,其中“两个筛子”指(  )。

A、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哲学
B、学科专家对课程目标的建议
C、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与结构
D、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
134

关于课堂评价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
B、课堂评价为课堂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或证据以促进教与学
C、课堂评价不仅是在学生学习结束时实施,而是指向学习的全过程
D、课堂评价不是由教师独断,而是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135

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主要的内驱力包括(  )。

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学习期待的内驱力
136

关于如何提高元认知能力,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
B、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
C、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D、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
137

正确进行再造想象需具备的条件是(  )。

A、正确理解词与事物标志的意义
B、丰富的表象储备
C、急切的创造欲望和动机
D、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13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A、动机强度
B、刺激模式
C、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D、已有的知识经验
139

小明同学的性格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小刚同学则具有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下面对两位同学气质类型及其教育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明更多的是胆汁质,小刚更多的是抑郁质
B、小明同学犯错时,可以严厉批评,以触动其思想,但不可激怒他
C、对小明同学要多表扬,多鼓励;关怀体贴,柔和细致
D、小刚同学犯错误时,一般不要公开批评、指责,平常注意多引导其参加集体活动,以增强其自信
140

关于课堂管理中的惩罚,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最有效的惩罚应该为学生提供如何端正行为的信息,而且是短暂的、温和的,能够使学生迅速恢复常态
B、不管何种程度的惩罚,教师都应慎用
C、对于课堂经常做小动作的同学,布置额外作业是一种有效的的惩罚方式
D、教师惩罚学生时,不能采用羞辱性的话语
141

下面关于动机和兴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机和兴趣都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都是行为的动力因素
B、一个人虽有学习动机,若无学习行动,则不能产生学习兴趣
C、有动机也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获得满足感,则很难产生兴趣
D、动机是兴趣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兴趣中最活跃的成分
142

下面关于课堂导入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课堂导入过程包括集中注意、引起动机、建立联系、引发探究四个环节
B、集中注意是课堂导入的起点,是课堂导入成功的关键
C、引发探究是课堂导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目的
D、对于课堂导入的时间没有明确的限制,可长可短
143

下面关于学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思想、有个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B、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和定型,是发展中的人
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44

课程的文本形式主要表现为(  )。

A、课程计划
B、综合课程
C、课程标准
D、教材
145

布鲁纳是学科课程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学科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

A、强调课程的基本结构
B、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内容
C、主张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D、主张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建构课程
146

教材的编排方式主要有(  )。

A、直线式排列
B、折中式排列
C、启发式排列
D、螺旋式排列
147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手段。直观的教学手段主要有(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图片直观
D、语言直观
148

以语言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
149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必须要制定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另外还要做好(  )三方面的准备。

A、备课标
B、备教材
C、备学生
D、备教学方法
150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师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性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4小题,其中第1小题7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3分,第4小题5分,共20分)
(一)

【材料一】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进入第二个阶段,所有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第三阶段,在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休息时间,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得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

【材料二】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是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依然不断遭到践踏、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让管家做了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的写着:“如果在林中不幸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抵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151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奖励和禁止的理解。(3分)

(2)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鼓励和禁止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4分)

(二)

【材料】

       小学一年级教师张仪,为使刚入学的学生快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要求学生在计算例如“你有7个苹果,再给你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一类型的应用题时,一定要写成7+2=9的形式(大数在先的形式),而不能写成2+7=9的形式。并在作业中把2+7=9的作业判为错误,要求学生重写,甚至在考试中也沿用这样的要求。因此失分或被罚重写的孩子们觉得很委屈,家长们也表示不理解,“结果是对的,为什么判定为错误?”“孩子连加法的交换规律都会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才算对?”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张仪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也不愿解释。后来,有的家长找到校长,要求学校纠正张仪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

152

(1)请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评判教师张仪的教学行为。(5分)

153

(2)你认为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哪些错误使用奖励和禁止的做法?(3分)

154

(3)假如你是教师张仪,下一步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进工作?(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