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fenbi
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式是( )。
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生成的ATP数量是( )。
将RNA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技术是( )。
与酶活性无关的是( )。
将某动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Ⅰ、Ⅱ、Ⅲ )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三种溶波的浓度关系是( )。
病毒、蓝藻和酵母菊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受体菌和供体菌的完整细胞互相直接接触而得到DNA片段的过程是( )。
研究某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准确而又便宜的方法是( )。
植物体中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 )。
下列不属于胚的结构的是( )。
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经过( )。
视觉的形成部位是( )。
关于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
下图表示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群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下图表示人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用射线或药物处理种子获得农作物新品种,其原理是( )。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不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在学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时,教师提供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这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教师在进行“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时,展示几幅图片:盛开的花朵、一个有鸟卵的鸟巢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的方式是( )。
学生制作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 )。
教师在“减数分裂”一节的教学中,常常用到下表,其作用是( )。
高中生物教具、学具制作的研究属于( )。
下图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
据图回答(1)~(3)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各区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要得到图乙结果,________(能/不能)利用图甲②区细胞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2)在a和c两个时期通过______________酶催化合成mRNA。(3分)
(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发现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图谱(基因型用A、a表示)。
据图回答(1)~ (4)题。
(1)该遗传病是__________(属于/不属于)伴性遗传。(3分)
(2) Ⅰ-4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4分)
(3) 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Ⅲ-1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4分)
(4)根据婚姻法规定Ⅲ-11和Ⅲ-13不能结婚,若他们结婚,生育的孩子患该遗传病的机率是________。(4分)
教师设计了如下导入:
夏天的夜晚,在环境优美的森林中,我们会发现萤火虫飞舞的身影,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是由什么物质提供能量的?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有机物,那么这些能量是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的呢?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根据该导入说出导入技能的作用。
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板书
(1)上述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板书?(5分)
(2)说出运用板书技能所应遵循的原则。(20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具体内容要求是:“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某教材该节教学内容首先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又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说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进一步归纳“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科学结论。
要求:依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两个思考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