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精选(2)

分类:教师资格/小学    来源:233网校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社会生产力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4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
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
A、“六艺” 
B、《四书》和《五经》
C、《学记》和《理学》
D、“七艺”
6
(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A、夸美纽斯 
B、苏霍姆林斯基
C、加里宁 
D、马卡连柯
7
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8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 )。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9
一次测试后,老师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有进位数加错、看错数字等,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补救与指导,这种测试属于( )。
A、安置性测试 
B、形成性测试
C、诊断性测试 
D、总结性测试
10
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并在我国农村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11
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A、管理学生权 
B、教育教学权
C、科研活动权 
D、参加进修权
12
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活动
C、教学活动 
D、实践活动
13
童年期是生理发展( )的时期。
A、相对稳定与不平衡 
B、变化与不平衡
C、相对稳定与平衡 
D、变化与平衡
14
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15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
16
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是( )。
A、熟练掌握知识 
B、精心选择教法
C、设计教学环节 
D、用心备课
17
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 )。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B、英国哲学家培根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D、英国哲学家洛克
18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 )制度。
A、认定 
B、审定
C、选定 
D、国定
19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20
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 )的特点。
A、知识掌握 
B、能力培养
C、品德养成 
D、身心发展
21
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22
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
A、学生管理 
B、教学管理
C、生活管理 
D、人事管理
23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 )。
A、洛克 
B、格赛尔 
C、孟子 
D、威尔逊
24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A、动作记忆 
B、思维记忆
C、理解记忆 
D、形象记忆
25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26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7
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 )。
A、规章制度 
B、集体舆论
C、生活准则 
D、共同目标
28
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杨雄 
D、老子
29
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 )。
A、校长 
B、教导主任
C、科任教师 
D、班主任
30
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说,就是课程( )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
小学德育从内容上看包括( )。
A、政治教育 
B、理想教育
C、世界观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E、道德品质教育
32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33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 )。
A、自愿性 
B、灵活性
C、自主性 
D、多样性
E、强迫性
34
非制度化教育的代表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库姆斯 
D、伊里奇
E、洛克
35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E、能力
36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A、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B、保护与被保护关系
C、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D、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E、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37
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38
组成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
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39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指(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E、互补性
40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起源于( )。
A、儿童对成人模仿的需要 
B、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社会需要
C、人类生存的需要 
D、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E、社会安宁的需要
41
建立学生档案一般有四个环节,即( )。
A、收集 
B、整理
C、鉴定 
D、研究
E、保管
42
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 )。
A、模仿性练习 
B、口头练习
C、独立性练习 
D、创造性练习
E、书面练习
43
义务教育中,( )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
A、儿童 
B、国家
C、家庭 
D、社会
E、企业
44
我国目前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5
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46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47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48
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有显著的不同,其特殊性表现在( )。
A、间接性 
B、交往性
C、目的性 
D、教育性
E、简捷性
49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 )两种方式。
A、分解式 
B、整合式
C、直线式 
D、螺旋式
E、平铺式
50
教师应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应主要学习( )课程。
A、教育心理学 
B、教育学
C、学科教学法 
D、义务教育法
E、教育法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51
儿童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生理成熟的过程。 ( )
52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 ( )
53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文化知识。 ( )
54
学校建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 )
55
智育实际上就是文化课教学。 ( )
56
学校传统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强制性的要求来实现的。 ( )
57
教学原则就是教学规律。 ( )
58
教学中教材是富有思想性的,学生学了思想自然会提高。 ( )
59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 )
60
社会主义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教育。 ( )
61
宋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 )
62
教师劳动是个体和集体劳动的结合。 ( )
63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 ( )
64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 )
65
英语口语学习的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坚持实践性原则,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没有任何帮助。 ( )
66
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 )
67
秦汉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 )
68
因为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可以将学生赶出课堂,不让其上课。 ( )
69
常规班会是班会活动的主要形式。 ( )
70
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学制系统。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1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TSE}题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它仍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减少文化课,增加培养学生吹、拉、弹、唱等能力的技能课;也有的人认为,应试教育要升学率,素质教育也要升学率,两者没有什么区别。
{TS}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在于( )。
A、应试教育重分数,素质教育重能力
B、应试教育鼓励单一发展,素质教育重全面发展
C、应试教育禁锢学生创造力,素质教育鼓励创新
D、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知识狭隘
72
为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这是我国的第几次新课程改革?( )
A、八
B、七
C、六
D、三
73
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 )。
A、发展身体素质
B、提高心理素质
C、培养社会素质
D、提高审美素质
74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思想,包括哪些内涵?(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生存
75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TSE}题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这诸多的恩惠中,让人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无论如何回报,也难以答谢其深恩厚爱于万一。 
{TS}家庭教育具有什么特点?( )
A、早期性
B、感染性
C、针对性
D、及时性
76
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
A、学校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B、学校教育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D、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77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提到的社会保护包括( )。
A、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应当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B、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C、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D、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生教室、活动室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抽烟
78
感恩教育是当代社会热点,对于感恩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恩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尊重他人
B、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自立意识
C、感恩教育对于青少年而言就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D、学会感恩首先应学会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