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四川教师资格《教育学(A级)》考试试卷
分类:教师资格/小学/初中/高中    来源:233网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教育的特征的是( )
A、民主性
B、平等性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
D、商品性
2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
A、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B、具体思维不起作用
C、没有抽象思维
D、已完成向理论型抽象思维的转化
3
从结构上,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四个板块”是( )
A、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
B、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C、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类和艺术类
D、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
4
“学科结构论”的提出者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拉伊
5
核心课程是( )
A、以教师为核心
B、以学生为核心
C、以书本为核心
D、以问题为核心
6
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 )
A、选择、领会、保持、应用四个阶段
B、选择、分解、保持、应用四个阶段
C、定向、分解、保持、应用四个阶段
D、领会、保持、定位、应用四个阶段
7
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
A、自我批评
B、慎独
C、学习
D、立志
8
品德的培养( )
A、以知为开端
B、以情为开端
C、以行为开端
D、可以有多种开端
9
最早提出“在集体中教育原则”的是( )
A、加里宁
B、克鲁普斯卡娅
C、赞可夫
D、马卡连柯
10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凯洛夫
C、巴班斯基
D、维果茨基
11
“既要考虑给予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也要重视给予学生一个美好的心灵”,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榜样”角色
B、“心理医生”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父母”角色
12
“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体现的教师的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长期性
C、间接性
D、创造性
1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4
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是( )
A、道尔顿制
B、特朗普制
C、活动课时制
D、导生制
15
按练习目的,练习可分为预备性练习、训练性练习和( )
A、心理技能练习
B、动作技能练习
C、创造性练习
D、文明行为习惯练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隐性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
A、潜在性
B、非预期性
C、有害性
D、多样性
E、逆反性
17
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 )
A、备课
B、引起动机
C、上课
D、课后辅导
E、评价
18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包括( )
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
B、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C、鲜明地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
D、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E、把个性发展放在一个非常次要的位置
19
政治要决定教育的( )
A、领导权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国家教育制度
E、学校教育制度
20
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包括( )
A、自我探索的迷惑
B、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
C、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D、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
E、身心发展的平衡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