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整卷下载分项下载 试卷搜索题目搜索全站搜索招考信息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

分类:教师资格/初中    来源:233网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老师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学中,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体现出该老师注意利用( )。
A、人力资源
B、信息化资源
C、实践活动资源
D、文字与音像资源
2
通过师生间问答对话的方式开展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谈话法
D、比较法
3
根据学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教学评价分为( )。
A、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B、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C、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D、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
老师上完公开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后,及时以书面形式对这次课的上课情况做了回顾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观摩反思
B、专家引领
C、教学后记
D、同行交流
5
对下图《偷税有方》描绘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偷税行为
②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
③合理合法,可以实现“双赢”
④对社会危害不大,不必追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
亚当·斯密说过:“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风险,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稳定。”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在收入分配中要杜绝出现贫富差距
B、初次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C、提高经济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
D、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7
就业是民生之本,某省政府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其他专项援助活动,采取岗位援助、社会补贴、岗位补贴等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 )。
①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
②是目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
④关系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强调了为国家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下列选项能体现这种优良传统道德的有( )。
①尽人事,听天命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养心莫善于寡欲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
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②在阶级社会里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
③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广
④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维系,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
暂缺
11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组织,为数众多,类型不一。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是( )。
A、国际奥委会
B、欧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联合国
12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公共事务、社会管理、慈善事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身影。这种现象表明( )。
A、政府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B、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行使民主权
C、政府广纳民意.提高决策水平
D、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
13
教育部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台异地高考方案,进一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享受受教育权利。这一做法表现出我国公民( )。
A、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平等地制定法律
C、享有相同的权利
D、履行相同的义务
14
《“保护”珍稀树种》漫画中的做法,错误在于(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量变.不见质变
C、只见共性,不见个性
D、只见运动,不见静止
15
“裸捐”指的是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财富归还世界,是对人生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这表明( )。
①人的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生的价值只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④个人选择应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
C、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问题
17
“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前的臭水沟:”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运动是有条件的
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18
“有了目标就要着手行动,不要面对多姿多彩的想法而陶醉不已,不去努力为之奋斗,它永远只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最终会破碎的……”这告诉我们(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
小明过年期间得到5 000元的压岁钱,他打算9月份用这笔钱缴纳新学年的学费,为不让这笔钱在此期间闲置,下列最为安全和灵活的投资方式是( )。
A、储蓄存款
B、购买股票
C、购买企业债券
D、购买保险
20
李某在某超市购物.付款后走出超市大门时被超市保安阻拦。保安怀疑李某盗窃财物,强行将李某带到值班室进行全身搜查,结果一无所获。超市这一行为侵犯了李某的( )。
A、平等权
B、人身自由权
C、社会经济权
D、生命健康权
21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定是( )。
A、民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程序法
22
张某17岁,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每月收入1000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张某属于( )。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不可视为民事行为能力人
D、可视为民事行为能力人
23
小张和单位领导老李素有积怨,一天,小张趁人不备时将含有致命氯化物的矿泉水放在老李办公室的冰箱中,和老李平时爱喝的同一类矿泉水混在一起。但不久又害怕起来,反折回来将老李办公室冰箱中所有矿泉水拿走并倒掉。小张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24
刘某驾驶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客车,下山时刹车突然失灵,汽车快速向下滑行,左是山谷,右是悬崖,客车可能翻车坠人山谷。这时对面有一辆货车驶来,为了避免翻车事故的发生,刘某对着货车开去。客车因与货车相撞而停住,但货车司机身受重伤,因抢救无效而身亡。刘某的行为属于( )。
A、蓄意杀人
B、过失致人死亡
C、紧急避险
D、正当防卫
25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人本主义
D、共产主义
26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小张,容貌不美,身材矮小,因而常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作为她的好朋友,你给她的合理建议是( )。
①为保护身心健康,要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
②人的外表不能由自己决定,应坦然地悦纳自己
③通过培养优秀的内在素质,可以弥补外表的不足
④“低人一等”的想法合情合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
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九十高龄时仍精神焕发、挥毫自如。人们从他书写的一副对联里找到了他健康的答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告诉我们( )。
①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
②意志决定着人的健康状态
③良好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
法兰西的浪漫多情,德意志的严谨思辨,汉民族的平和内敛,不同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可以深深的烙印在生活于这个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而使他们的人格形态显现出鲜明独特的民族个性。这表明( )。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
④文化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人们的消费水平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C、我国的文化体制不完善
D、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30
社会主义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消除贫富差距
C、消灭贫穷,共同致富
D、走进共产主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1
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关于如何看待“忠”和“孝”的问题,人们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忠君孝亲”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了,“忠”“孝”观念已过时,应该全部摒弃。
观点二:"忠" "孝"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仅要大力提倡,而且要发扬光大。
问题:运用伦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应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道德,并对上述的两种观点中的“忠" "孝"观念进行简要评述。(12分)
32
有一位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学上非常重视教课本知识,但不太关注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有时她似乎把全班当成一个人了,孩子们总感觉在这位老师的课上,自己似乎就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且她的课堂就像是为别人定做的鞋子,总是不合自己的脚。
问题:结合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简析该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12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3
材料:下面是思想品德课教师采样
第一组:“没想好不要急于发言”“不对!完全没有说到要点”“我就知道你不会答.上课为什么不听”“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没见过你这样笨的学生”……
第二组:“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会更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你的提问很好.说明你动脑筋了。”
问题:(1)比较上述的两组评价,分析他们的区别及对孩子的影响。(10分)
         (2)上述两组评价给我们的启示。(10分)
34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对初二思想品德《承担责任》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信义兄弟”获奖视频。并介绍湖北包工头孙氏兄弟俩,在哥哥一家遭遇车祸全部遇难时,弟弟代哥哥偿还农民工工资,演绎了不欠薪的生死接力,其诚信与责任感动了无数人。
提出问题:“信义兄弟”哪方面最让你感动?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那么,作为我们中学生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通过身边的楷模人物,体验责任的重要性,引出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我们是主人
欣赏情景短剧《三个和尚》并分组讨论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完成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我是班级小主人

教师.4-结:班级和学校的兴盛就是我们的责任和荣耀,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起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
【设计意图2__________ 】
(二)我们的责任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展示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事迹;本校优秀事迹:本班优秀学生事迹。
合作探究:这些优秀人物付出了哪些、收获了什么?
成果交流:略
总结归纳:承担责任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承担责任,有利于集体建设,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培养了公民的责任感;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意图3__________】
即兴表演:家庭中的我,学校中的我,社会中的我(活动提示:在表演中要分为正反两组进行,既要有承担责任的表演又要有推脱责任的表演。)
归纳总结:承担责任多种方式及表现。承担责任,也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体会到,我们的责任不仅包括对自己的责任,更包括对集体、国家、社会的责任,从而让学生对责任有更理性的认识,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
课堂小结: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但同时也有收获。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
结束: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志愿者活动的视频。
问题:(1)结合材料,根据教学活动提炼该老师的设计意图2和设计意图3。(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该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题,共26分)
35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种种侵害
14岁的张雷走在上学的途中,一辆轿车迎面驶来撞伤张雷,由于司机撞人逃逸,张雷因抢救不及时而致终身瘫痪。
张雷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伤害?
8岁的孩子小明上学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逃课。对此,他的母亲非常不满,经常打骂.导致最终辍学。
小明受到的侵害来自哪些方面?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上图中青少年受到的侵害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
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侵害?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损害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身边的保护
杜鹃的父亲封建思想很严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一直有意让她辍学。初三时杜鹃的成绩出现波动,为此父亲逼她辍学。杜鹃找到老师说明这件事,老师主动做她父亲的工作,邻居也帮忙,最终维护了杜鹃正常的教育权,使她最终能够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活。
杜鹃受到的侵害来自于哪里?
她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她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和保护?
青少年由于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伤害。因而要加强自我保护。
相关链接:青少年保护教育,中共共青团委在高校出台相关方案。
要求:
(1)设计本课题的教学目标。(9分)
(2)设计本课题的教学重点、难点,并说明理由。(8分)
(3)设计本课题的教学导入。(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