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233网校
1
北京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铸有铭文,大意为:周王对召公说,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铭文所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2
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意图是()。
A、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B、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
C、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
D、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3
西汉初年,针对王国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景帝采取的措施是()。
A、接受晁错建议,实行“削藩”
B、实行“推恩令”.缩小封地
C、设刺史,监察全国地方政治
D、精简官吏,提高办事效率
4
推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这一措施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5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设立内阁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增设三司
6
据史书记载:明代“各处商人所过关津,或勒令卸车泊舟,搜检囊匣者有之;或高估价值,多索钞贯者有之。所至关津即已税矣,而市易之处,又复税之”。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明代商品经济发达
B、明朝实行抑商政策
C、明代广泛使用纸钞
D、明朝加强市场管理
7
1898年,首揭“新派诗”大旗、倡导“诗界革命”的维新人士是()。
A、黄遵宪
B、夏曾佑
C、梁启超
D、谭嗣同
8
美国史学家史景迁曾这样描述:“蒸汽轮船在长江上穿梭,上海的外滩新式大银行一线排开,军事学堂用源源印刷的西方战术和科学教材训练年轻的军官,奏折通过电报闪电般地从各省传到军机处。”他描述的境况的时期是()。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9
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张之洞
C、李鸿章
D、左宗棠
10
下图数据在1905年以后发生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派的呼吁
B、清政府实行新政
C、西方学说的影响
D、西方科技的引进
11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后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第一次指的是()。
A、禁烟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2
下表为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数据,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内掀起商办铁路公司的热潮
②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大增
③中国民族实业家投资热情高涨
④列强忙于欧战而无暇东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1937年11月28日的英国的《泰晤士报》写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这里报道的是()。
A、徐州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14
下图是“1929~1932年间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其中甲处的创建人之一是()。

A、邓小平
B、彭德怀
C、方志敏
D、滕代远
15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B、扩大基层民主选举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D、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6
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张诗歌传单,其中的“鬼”“豺狼”指的是()。

A、“美帝”
B、“苏修”
C、“走资派”
D、“四人帮”
17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是()。
A、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创办苏州工业园区
D、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
18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的背景是()。
A、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理性
B、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C、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
D、古代雅典社会出现道德危机
19
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一条款体现的是()。
A、维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
20
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给非洲带来巨大的人口损失②给美洲带去了廉价的劳动力
③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④美国是奴隶贸易最大获利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首相掌握司法权
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④内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
在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这些措施的作用是()。
①刺激消费和生产②抑制通货膨胀
③稳定社会秩序④调整企业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
某文学评论家说,这一文学流派“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和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斥纯粹的抽象与雕饰”。能体现该流派特征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D、《百年孤独》
24
李大钊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A、《史学要论》
B、《研究历史的任务》
C、《庶民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5
某教师在讲到第26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运用下图反映当时的场景。对这一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图片具有典型性和生动性
B、图片能反映会场整体情况
C、图片与教师讲述内容不匹配
D、学生难以从图片中提取信息
28
某教师要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其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9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一派残破,导致其经济体系的崩溃,欧洲已不再有能力为其所需的进口做出支付。战争期间,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已经耗尽了他们的海外投资,而美国占领了以往在欧洲人手中的市场。西欧人不希望被任何一个超级大国所拯救,就两个超级大国来
说.苏联会从西欧的大乱中获利,而美国则会在西欧的重建中获益。
欧洲整合本身采取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开始是在经济领域。1952年,根据莫内设计的一个计划.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其总部设在卢森堡。1991年底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中,确认实行统一的欧洲货币和统一的中央银行体系。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二战”后欧洲面临的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6分)
(3)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启示是什么?(4分)
30
材料:
下面是两位教师的教学反思:

问题:
(1)概括指出两种教学反思各涉及哪些方面。(4分)
(2)请指出教师甲、乙教学反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3)教学反思应包括哪些方面?(8分)
31
材料:
下面是某教师对同一问题先后设计的试题:

问题:观察上图,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结合所学说明导致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态势: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问题:观察上图,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结合所学说明导致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态势: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
原因: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问题:
(1)试题A、B图表的内容哪个更合理?请说明理由。(6分)
(2)请对试题A、B的参考答案进行评论。(2分)
(3)在编制图表类的材料解析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32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先后领导开展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失败的艰辛历程中,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造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因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要求: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