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分类:教师资格/高中    来源:233网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面谱例出自《金蛇狂舞》,其旋律发展手法是( )。

A、扩大
B、减缩
C、模仿
D、模进
2
京剧快板的节拍特点是( )。
A、一板一眼
B、一板三眼
C、有板无眼
D、无板有眼
3
某一部交响曲第4乐章的开始处标有术语“Rondo”,其含义是( )。
A、这首乐曲的结构一定是回旋曲式
B、这首乐曲的结构一定是奏鸣曲式
C、这首乐曲的体裁一定是奏鸣曲
D、这首乐曲的体裁一定是回旋曲
4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A、变奏
B、扩大
C、减缩
D、模进
5
一首歌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下列哪一个选项符合其中“合”的功能?( )
A、变化再现
B、对比
C、模进展开
D、倒影
6
下列谱例出自哪一部音乐作品?( )
A、《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B、《草原小姐妹》
C、《森吉德玛》
D、《辽阔的草原》
7
下面谱例出自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内蒙组曲》的哪一个乐章?( )
A、《史诗》
B、《思乡曲》
C、《塞外舞曲》
D、《牧歌》
8
“被称为´东方的小提琴´”,但其表现力与小提琴又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它的滑音独具特色。模拟人声惟妙惟肖”,它指的是下列哪一种乐器?( )
A、
B、
C、
D、
9
下面谱例出自刘炽的哪一部合唱作品?( )
A、《生产忙》
B、《新疆好》
C、《翻身道情》
D、《祖国颂》
10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对古代哪一位音乐家技艺的描述?( )
A、韩娥唱歌
B、伯牙操琴
C、高渐离击筑
D、苏祗婆弹胡琵琶
11
图1和图2展示了一种“从壁画中走出来的舞蹈”,它是( )。
A、芦笙舞
B、象脚鼓舞
C、采茶舞
D、敦煌舞
12
下面谱例出自哪一个戏曲剧目?( )

A、豫剧《花木兰》
B、黄梅戏《天仙配》
C、昆曲《牡丹亭》
D、越剧《红楼梦》
13
下列谱例中的同声二部合唱属于哪一种民歌?( )
A、侗族大歌
B、蒙古族短调
C、藏族酒歌
D、彝族海菜腔
14
下列谱例出自比才的哪一部作品?( )
A、《阿莱城的姑娘》
B、《卡门》
C、《采珍珠者》
D、《伊凡四世》
15
除了以甘美兰为代表的“锣群文化”外,东南亚音乐的另一个标志是( )。
A、竹乐
B、拉格
C、呼麦
D、玛卡姆
16
下列图片中的乐器,哪一个是在印度广泛使用的西塔尔琴?( )
A、
B、
C、
D、
17
下面谱例出自维瓦尔第《四季》的哪一部分?( )
A、《春》
B、《夏》
C、《秋》
D、《冬》
18
下面谱例中的记谱法在哪一个时期使用?( )
A、中世纪
B、巴洛克时期
C、19世纪
D、20世纪
19
下面谱例出自贝多芬的哪一部交响曲?( )
A、《英雄》
B、《命运》
C、《田园》
D、《合唱》
20
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音乐剧?( )
A、《悲惨世界》
B、《猫》
C、《歌剧魅影》
D、《艾薇塔》
21
“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 )。
A、音高
B、速度
C、音色
D、力度
22
“老师在‘创作’模块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沂蒙山小调》,并分析其‘鱼咬尾’的发展手法,然后用该手法写作旋律”,该教学活动是( )。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23
下列关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高中音乐课堂全部按照学生意愿开设
B、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均应以学生演奏、演唱为主
C、在“歌唱”模块中应安排合唱的分声部排练
D、高中阶段应开设简谱读写课
24
在休止拍的教学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方法体现了达尔克罗兹的教学理念?( )
A、学生用身体动作即兴表现休止拍
B、学生大声喊“空”以表示休止拍
C、教师用点头的方式表示休止拍
D、教师用数数表示休止拍
25
“在‘演奏’模块开始的前一周,老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及个人演奏展示”,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终结性评价
26
学校要组建一支民乐队,其基本的乐器组是( )。
A、木管乐、铜管乐、弦乐、打击乐
B、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打击乐
C、木管乐、铜管乐、弹拨乐、打击乐
D、木管乐、铜管乐、拉弦乐、打击乐
27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乐教主要由乐府组成和管理
B、孔子发展完善了东周时期的官学乐教
C、西周时期音乐的主要教材是《诗》,即《诗经》
D、魏晋时期阮籍提出了“声无哀乐论”
28
如图3所示。合唱训练中老师请学生分别以do为根音向上逐级构唱,再以高八度do’为冠音向下逐级构唱,其练习的重点是( )。
A、节奏
B、速度
C、旋律音程
D、和声音程
29
布鲁纳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动作表象、图像表象和符号表象三个阶段,其中动作表象阶段是通过各种身体动作理解外界并表述自我。下列哪一个选项体现了音乐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动作表象阶段?( )
A、通过聆听感受音乐
B、通过图形表现音乐
C、通过五线谱记录音乐
D、通过肢体表现音乐
30
“如果所有的意义都能用词语表达,那么绘画和音乐就都不存在了”,它体现的美学观是( )。
A、指涉主义
B、形式主义
C、表现主义
D、极简主义
31
旋律写作。
以下面谱例中的旋律作为主题,分别写作三段变奏。
要求:(1)变奏一:加花变奏。(4分)
(2)变奏二:当节拍变换为三拍子。(3分)
(3)变奏二:变换为小调式。(3分)
主题:
32
分析下面的谱例。
要求:(1)判断调式调性。(3分)
(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6分)
(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3分)
(4)写出1~4小节与5—8小节旋律之间的发展手法。(3分)
《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片段)
海顿曲
33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鉴赏《非洲鼓乐》
教学重点:聆听《坦桑尼亚舞曲》,并参与鼓乐节奏实践。
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教授新课的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附谱例一:
附谱例二:
教学材料:在非洲,鼓是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当地的仪式都在击鼓和舞蹈中举行。
34
案例:
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音乐素质总体较好,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甚理想,有的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老师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高低不同的学生混合组成,同时将“鉴赏”模块的教学内容改为以识谱、演唱为主。为促进大家互相帮助与合作,楚老师将期末考核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小组总分数直接影响每位组员的个人成绩?
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分)
35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分)
【课题名称】《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教学对象】 “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学生
【教学内容】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主要目标】
了解现代京剧的特征,学习其演、唱技巧。
(其他目标略)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老师详细讲解传统京剧的基本知识(四功、五法、行当等)
2.老师详细介绍传统京剧的脸谱知识
(1)介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2)演示不同脸谱的绘画方法与特点。
(3)引导学生练习手绘脸谱,每两人为一组给对方画脸谱。
3.老师讲述现代京剧沙家浜剧情
播放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视频
4.学生学习与排演《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1)老师讲述这一选段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排演(角色分配、唱段练习)。
三、小结
(后略)